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將成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

2013年04月03日 14:4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謝伏瞻在新聞發佈會上講話。(台灣網記者 王君飛 攝)

  台灣網4月3日北京消息 4月3日上午10時,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新聞發佈會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廳舉行。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謝伏瞻介紹了河南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發展規劃。
    
  謝伏瞻在發言中強調,國家決定規劃建設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既是著眼于中原經濟區建設、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和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又是基於河南發展航空港經濟的優越條件和基礎。

  一是區位交通優勢突出。鄭州航空港地處內陸腹地,空域條件較好,一個半小時航程內覆蓋中國2/3的主要城市和3/5的人口,鄭州機場規劃建設4條以上跑道,去年貨郵吞吐量增速居中國大陸大型機場首位,每週全貨機航班居中西部主要機場第2位。全省鐵路營業里程4822公里,以鄭州為中心“米”字形佈局的高鐵網正在加快建設,高速公路通車里程5830公里,所有縣城均可20分鐘內上高速公路,陸空對接、多式聯運、內捷外暢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日趨完善,貨物集疏的物流成本和時效成本優勢明顯。

  二是産業基礎和發展態勢良好。一批電子資訊、生物醫藥、航空運輸等企業加快向鄭州航空港集聚,美國聯合包裹、俄羅斯空橋、富士康等國際知名企業已進駐發展,鄭州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智慧手機生産基地,航空樞紐建設和航空關聯型産業互動發展的良好局面初步形成。
  
  三是開放條件不斷完備。鄭州新鄭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區、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等集中佈局,口岸功能不斷完善,各類園區與航空港聯動機制初步建立,通關便捷化程度較高,鄭州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即將啟動,開放型經濟發展前景廣闊。

  他介紹説,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面積是415平方公里,戰略定位是建成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産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發展目標是到2017年,實驗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産業體系初步形成,主要功能區開發建設初具規模,航空港經濟發展初見成效,到2025年,建成富有生機活力、彰顯競爭優勢、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實驗區,形成引領中原經濟區發展、服務全國、連通世界的開放高地。國家將在口岸通關、航線航權、財稅金融、土地管理、服務外包等方面給予實驗區政策支援。

  謝伏瞻表示,按照國家發展規劃,將把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作為中原經濟區建設的戰略突破口,作為河南對外開放、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綜合性抓手,作為率先創新體制機制、為全省改革發展探索路子積累經驗的有效平臺,高水準編制實驗區概念規劃、總體規劃和專項規劃,高標準建設各類軟硬體設施,建立完善高效率的管理運轉機制,力求實現高速度可持續發展。

  一是建設競爭力強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以發展航空貨運為突破口,拓展優化航線網路,把實驗區基礎設施建設和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相結合,強化陸空交通銜接,構建設施先進、網路完善、支撐有力、運作高效的航空貨運集疏系統。

  二是建設航空經濟産業體系。依託航空貨運網路,形成特色優勢産業的生産鏈和消費供應鏈,帶動航空偏好型高端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重點打造全球重要的智慧手機生産基地和國際電子資訊産業基地。

  三是建設綠色智慧航空都市。以集約、智慧、綠色、低碳發展的理念,發展高品質公共服務,培育空港、産業、居住、生態功能區共同支撐的航空都市,建設現代産城融合發展示範區。

  四是建設內陸開放型航空港區。完善提升開放平臺服務功能,構建國際化營商環境,創新對外開放體制機制,打造內陸開放門戶,為高效利用全球資源和國際市場提供平臺。(台灣網記者 王君飛)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