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科技部回應獎勵日本科學家:表彰合作中所作貢獻

2013年03月07日 18:0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7日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科技部部長萬鋼就“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相關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台灣網 楊麗 攝)  

  台灣網3月7日北京消息 全國政協副主席、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7日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記者會上表示,中外科學家就科技問題進行合作很自然,表彰外國科學家在和中國合作上作出的貢獻,是科技事業的重要原則,和兩國外交之間的爭議、爭論沒有直接關係。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7日在梅地亞舉行記者會,科技部部長萬鋼就“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相關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針對有記者提出,年初我國將國際科技合作獎頒發給一位日本科學家,現今中日之間的科技合作進展如何、是否會受釣魚島局勢的影響,萬鋼作以上回答。

  萬鋼説,國際科技合作是各個國家都高度重視的。黨的十八大要求我們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要有全球的視野來謀劃科技創新。國際科技合作也是我們在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一直持續不斷向前推進的。我們目前已經跟世界上12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建立了科技合作的關係。中美、中歐、中日、中韓等之間都有科學家的合作。

  萬鋼表示,科學本身就是無疆界的,科學家在一起探討科技問題進行合作,也是一個很自然的現象。我們有很多科學家與來自日本、美國、韓國、歐洲的科學家進行緊密的合作,在他們的合作當中也産生了很多很好的成果,對於這些成果、這些科學家,對於他們和中國合作上作出的貢獻,我們也給予獎勵,這和兩國外交之間的爭議、爭論沒有直接的關係,主要還是表彰科學家所作的貢獻,這是科技事業很重要的一個原則。

  萬鋼説,各國在政府間不僅有科技項目的合作,還有科技的對話,比如應對氣候變化,比如應對糧食危機,比如如何共同保護好環境,比如如何解決能源、資源瓶頸的問題,這些都需要各國的科學家緊密合作,我們會積極促進國際科技合作的發展。(台灣網記者 楊麗)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7日在梅地亞中心舉行記者會,科技部部長萬鋼就“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相關問題回答了中外記者的提問。(台灣網 楊麗 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