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蕉嶺被授予“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2013年02月22日 18:0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廣東省臺辦副主任蔣長芳向蕉嶺縣委書記溫向芳授予“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牌匾(台灣網發 張鈞皓 攝)

  台灣網2月22日廣東蕉嶺縣消息  在22日廣東省蕉嶺縣舉行的首屆長壽文化節上,廣東省臺灣事務辦公室正式將“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授予蕉嶺縣。據悉,這是首個由省級政府授予的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及廣東省有關負責人出席了授牌儀式。

  廣東省蕉嶺縣面積不大,9萬6千平方公里,只有全國面積的萬分之一;人口不多,只有23萬人,在全國算是人口小縣,但祖籍蕉嶺的臺灣同胞卻有46萬人。在近代,先後誕生了邱逢甲、謝晉元、羅福星三位蕉嶺籍的海峽兩岸著名抗日民族英雄,被譽為“蕉嶺抗日三英傑”。

  蕉嶺在被授予“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後,將加強與臺灣的聯接,學習借鑒臺灣旅遊開發和發展精緻高效農業的先進經驗,發揮“抗日三英傑”的人文優勢,促進客家文化、歷史文物與旅遊業的融合,建設蕉嶺(臺灣)客家産業園,打造“長壽蕉嶺 大美臺鄉”,促進蕉嶺與臺灣鄉親的溝通交流合作。

  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即席講話中表示,客家文化在蕉嶺有非常豐富的資源,蕉嶺的邱逢甲、謝晉元、羅福星三位民族英雄,是蕉嶺的驕傲,他們被海峽兩岸同胞共同尊崇,三位民族英雄的英靈,輝映著中華民族精神的星空。張銘清説,一個沒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而不知道推崇自己英雄的民族更加可悲。這三位英雄在蕉嶺、在梅州市、在廣東省、在海峽兩岸,都得到了尊崇,他們的精神,永遠值得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學習和弘揚。

  張銘清説,海峽兩岸有割不斷的民族情節,有共同的精神扭帶。希望蕉嶺擦亮海峽兩岸交流的品牌,使兩岸在交流中感情不斷的融和,培育更多的互信,促進祖國的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台灣網記者 蕪同)

海協會副會長張銘清在出席蕉嶺縣被授予“廣東省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儀式後發表講話(台灣網發 張鈞皓 攝)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