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經濟學人》稱臺媒誤譯報道 bumbler形容行事猶豫

2012年11月20日 09:51 來源:經濟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1月20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英國雜誌《經濟學人》刊出有關馬英九的報道後,臺當局駐英代表處,在第一時間主動與該雜誌亞洲版主編齊格勒(Dominic Ziegler)聯絡,並希望當面溝通。接獲齊格勒的來信後,駐英代表處再將臺灣的各項成就事實與數據,投書雜誌清楚説明。

  目前出差在外的英國《經濟學人》亞洲版主編齊格勒(Dominic Ziegler)回函給臺灣駐英代表處時指出,臺灣媒體“不負責任地錯誤翻譯(irresponsibly mistranslated)”bumbler一字為笨蛋。他説明,bumbler這個字只是形容一個人“行事猶豫”,絕對沒有侮辱的意思。為了澄清,他特別向駐英代表處及臺當局提出説明。

  臺當局駐英代表沈呂巡告訴記者,接獲齊格勒的來信後,駐英代表處再將臺灣的各項成就事實與數據,投書經濟學人清楚説明。馬英九任內創造多項成就,包括與大陸改善關係並簽訂18項協議等,但《經濟學人》的報道只字未提。

  臺當局駐英代表處在投書中引用國際權威機構的數據,説明馬英九任內臺灣整體經濟表現仍然亮眼,以最具反映人民生活的每人平均生産總額購買力(GDP per Capita-PP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而言,根據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官方數據,2011年臺灣每人達3.77萬美元。

  根據《經濟學人資訊社》(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 EIU)的統計,2011年臺灣領先更多,購買力已達每人4.1385萬美元。2011年臺灣全球貿易總額已達5900億美元。

  投書同時提到臺灣的競爭力,根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排名,2009年臺灣排名世界23名,2011年及2012年則已分別上升到世界第6及第7名;失業率自2009年的5.85%下降到目前的4.23%;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自2008年起平均維持在1.5%左右。

  沈呂巡説,駐英代表處關注英國媒體對臺灣的相關報道,也在第一時間交涉處理,臺當局的施政有很多面向,國際上也有對臺灣客觀的評比,希望臺灣民眾都能注意到。(台灣網 杜美瑩)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