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胡懷邦:提高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兩岸銀行業大有作為

2012年09月20日 01:1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交通銀行董事長胡懷邦在兩岸金融合作論壇上做主題發言。(台灣網記者 于斯文 攝)

  台灣網9月20日南京消息 2012海峽兩岸企業家紫金山峰會今天在南京舉行。交通銀行董事長胡懷邦在下午舉行的兩岸金融合作論壇上做主題發言時表示,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結構各有特點,而且互補性在一定程度上很強,提高銀行業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能力是大有作為的。

  胡懷邦在金融合作論壇上針對兩岸銀行業的合作發展,提出三點建議:

  第一,對兩岸金融業的發展,我們要充滿信心。國際上做空中國銀行業開始抬頭,怎麼看待銀行業發展的環境是兩岸加強合作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確實在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中國大陸在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結構過程中,逐步放慢了經濟增長速度,銀行業的經營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因素都會使銀行業主營業務發展速度放緩,上半年,中國大陸銀行業凈利潤同比下降13%。雖然環境發生了變化,但是銀行業發展的機遇仍然存在,銀行業主營業務的回落應該是向常態回歸。

  第二,銀行業對推進兩岸産業融合大有作為。大陸和臺灣在經濟結構各有特點,而且互補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很強的,都面臨著轉型升級這樣一個時期。在這種大環境下,要提高銀行業為實體經濟服務的能力是大有作為的。

  首先,兩岸合作服務製造業的發展,很多臺資企業在大陸都是製造業,中國大陸銀行業應該為這些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服務;其次,在經濟結構調整中,兩岸應攜手支援新型戰略産業發展;最後,在解決農業發展的金融服務上,臺灣在農村金融服務方面比大陸早,有成功經驗。現在大陸正要解決“三農”的金融服務問題,可以交流借鑒。

  第三,兩岸銀行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除了貨幣互換,還有兩岸銀行業的業務合作,資訊資源的共用以及人才的培訓與交流,包括銀行、金融的一些經驗都可以相互借鑒。

  最後他指出,交通銀行是和中國銀行第一批在臺灣設立分行的大陸銀行,在福建專門成立了臺資企業服務中心,和臺灣同業8家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交通銀行有信心、有能力和臺灣同仁攜起手來,為促進兩岸金融的合作,為中華民族經濟的復興貢獻力量。(台灣網記者 焦源源)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