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王榮周:中小企業在臺灣經濟進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2012年09月19日 19:2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華南金控董事長王榮周在下午舉行的兩岸金融合作專題論壇上發言。(台灣網 于斯文 攝)

  台灣網9月19日南京消息 華南金控董事長王榮周在下午舉行的兩岸金融合作專題論壇上發言。他説,近三十年來中小企業在臺灣經濟的繁榮進步中扮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臺灣由於金融業的發展比較早一些,如何輔導中小企業成長、發展、壯大,其實有一個輔導體系可循。中小企業經過一系列的輔導之後,也會變成大企業,所以現在很多大的企業,都是當時的中小企業成長起來的。

  王榮周説,首先,在1968年的時候,臺灣當局就非常重視中小企業,採取的措施就是利息補貼、提供無息資金,貸款給中小企業,當然中小企業是有特殊任務的,比如需要轉型,需要防治污染,需要升級,我想現在大陸也面臨這個問題。

  第二,成立信保基金。信用保證基金是在1974年成立的,信保基金原來由臺灣當局跟金融界出資成立,開始的時候,當局持有80%,金融界持有20%,慢慢的當局責任就減輕了,出資就比較少,實際上金融界挑起了這個責任,大部分的資金都來自金融業,這個時候中小企業可以向銀行融資。信保基金的擔保,當然要評估、要看信用程度如何,這樣可以控制風險,所以中小企業慢慢的成長了。

  第三,成立中小企業輔導中心。這個輔導中心的功能,就像醫生在看病一樣,診斷企業有沒有什麼問題,雖然是中小企業慢慢成長,到了某一個程度的時候,有産業方面的問題了,有管理方面的問題了,相關單位就要讓它走到正途,來改善它的財務和經營管理的能力,進而督導它自力更生,向銀行申請融資。主管機關頒布了加速中小企業放款的單位,就是鼓勵銀行多放款給中小企業,鼓勵誘因非常大,因為有很多的其他鼓勵措施,讓金融界能夠更積極地融資給中小企業。所以,臺灣的中小企業就在這種輔導下逐漸成長、壯大。

  王榮周指出,臺灣從1990年以後,開始重視電子高科技的發展,所以,在金融界也有一個有關對於大企業、高科技企業的輔導措施。一個企業到了一定規模以後,就要對其進行輔導,使其到資本市場去募集資金,步入成熟期後,金融機構就要對其提供完整的服務、多元的服務、全方位的服務,包括資金的調度等等。正因為中小企業的高速發展,臺灣這些年才能不斷地成長、壯大、繼續的繁榮。(台灣網 栗琰)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