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自産無人機“銳鳶”臺中訓練基地首次曝光

2012年08月26日 08:4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銳鳶”無人飛行載具起飛時需要300公尺跑道。(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8月26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晚報》報道,臺灣陸軍部署8套“銳鳶”無人飛行系統,包括32架載具,全數交付臺陸軍航特部部署。臺當局“國防部”在臺東太麻裏簡易機場附近秘密興建一處包括機棚在內的專屬訓練基地,因為“監察委員”訪查首度曝光。

  報道指出,外界曾質疑“銳鳶”戰術測試事故不斷,指臺灣軍方考慮終止計劃,臺當局“國防部”新建這處基地,顯示軍方考慮擴大部署臺灣産無人飛行載具的政策取向。臺當局“國防部”不願評論這項計劃與基地細節,更顯神秘色彩。 

  臺灣“中科院”研發的無人飛行載具UAV(無人駕駛飛機),最初構型是“中翔二號”,臺海軍以“翔鷹計劃”為名,研究採購12架UAV,部署在東部海軍神鷹基地,執行長程海上監偵、目標識別任務。“中科院”曾向海軍簡報,但全案最後遭臺當局“國防部”退回,未能成案。在臺當局前“國防部長”李傑力推之下,陸軍以“銳鳶專案”為名,建案編列近37億余元新台幣加以採購,以量産維繫“中科院”UAV研發産能,目前已近完成部署。  

  臺軍方官員表示,臺灣“中科院”銳鳶案測試撥交的UAV,都在臺東太麻裏簡易機場或屏東空軍基地起飛進行測試。考量相關部隊持續有接收裝備、人員訓練與維修補保的需求,臺軍軍備局在太麻裏附近興建訓練基地。 

  臺“監委”李復甸及葛永光、馬秀如、周陽山等人,在臺當局“國防部副部長”趙世璋陪同下,前往臺東“銳鳶”基地聽取簡報。臺軍方強調此處屬於新建設施,基地首次曝光。  

  據報道,今年3月臺陸軍測試UAV時,發生失蹤墜海事件,臺當局“國防部發言人”羅紹和表示,此案已確認是操作人員的問題,與飛行載具性能無關,相關裝備接收計劃都將按規劃進行。臺當局“國防部”不評論UAV部署與新建設施的細節。 

  “銳鳶”無人飛行載具系統,包括載具、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站、起降操控臺等裝備,載具起飛時需要300公尺跑道,最大飛行速度每小時180公里、最大滯空時間10小時、最大飛行半徑600公里、最高飛行高度4572公尺。 (台灣網 田雲鵬)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