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借力中華民族傳統思想 臺灣基層調解員妙解民眾糾紛

2012年06月18日 22:5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東縣、臺東市調解委員會主席吳振貴參加兩岸鄉鎮基層調解員聯誼交流會併發言。(台灣網 王思羽 攝)

  台灣網6月18日廈門消息 第四屆海峽論壇兩岸鄉鎮基層調解員聯誼交流會昨日在廈門舉行,來自兩岸的基層調解員以“交流兩岸調解,共創和諧家園”為主題,暢敘日常工作心得,相互汲取寶貴經驗。在此次與會的臺灣嘉賓中,臺東縣、臺東市調解委員會主席吳振貴的發言格外引人注意,基層調解經驗豐富的他,將一系列中華民族的傳統思想觀念運用到了日常調解工作中,並取得良好成效,令人耳目一新。

    中華古訓成調解開場白

  在吳振貴眼中,一場成功的調解要從開場白做起,“比如一起鄰里糾紛,有時只是源於噪音、物品擺設位置等細小問題。因而在開場白中,除了自我介紹外,我總會跟當事雙方説,‘還記得我們先祖講過的一句話嗎?遠親不如近鄰。’”

  吳振貴表示,利用這樣的開場白,就是要向當事雙方傳遞精神訊息,使其在正式調解前,就冷靜地意識到鄰里和睦的重要性。吳振貴説,中國人重視緣分,提倡寬容,自己在開場白中會運用到佛家、道家或民俗俚語等與當事雙方進行溝通,使其情緒緩和,有所思考。

  調解是雙贏 應促當事人“以和為貴”

  “中國人有一個特點,當你用真心對待別人,對方就容易認同你的理念、建議。”這是吳振貴多年的工作體會,在他眼中,這也是中國傳統觀念與外國觀念的不同,“調解交通類糾紛時也接觸過一些外國朋友,他們的觀念往往是‘該怎樣就怎樣’,難以從對方的角度進行思考,作出讓步妥協,而中國人則會‘以和為貴’”。

  因此,在每次認真傾聽雙方要求,分別勸説、溝通,盡力縮小雙方要求落差後,只要還有可能,吳振貴都會勸説雙方寬忍折中,以和為貴。“在調解會裏,同仁們常説一句話,‘調解是雙贏,訴訟是雙敗’因為進行訴訟的話,輸地一方可能會選擇上訴,而和解卻能讓大家握起手。”

    只要“將心比心” 好人還有很多

  除了“以和為貴”,中國人還善於“將心比心”。這一民族傳統也成了吳振貴調解糾紛的“便利契機”。他在會議現場講述了一起真實案例:一對年過七旬的臺灣老夫婦沒有子女,由於不慎幫侄子作擔保,導致自家房屋遭到強制拍賣,夫妻二人無家可歸。面對如此情況,吳振貴找到房屋拍賣得標者,請其將心比心、體諒對方難處。最終,得標者願意多付40萬新台幣搬遷費,用以支付老夫妻在鄉下購買居所及搬遷的費用。調解成立當天,老夫妻哭著向得標者説謝謝,稱實在沒想到,社會中還有如此好心人。但在吳振貴看來,好心人其實有很多,關鍵是看調解員們在調解過程中如何積極把握、有效引導。(台灣網記者 王思羽)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