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人往來心相通 民間“嘉年華”凝聚兩岸關係發展動力

2012年06月15日 09:0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6月15日廈門消息 又是一年橙黃橘綠,又是一屆海峽盛會。在閩南6月綿綿的梅雨中,第四屆海峽論壇的主角——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民眾正陸續抵達福建,參與這場自2009年以來已成慣例的兩岸民間交流盛事。

  作為一場旨在促進兩岸基層民眾交流溝通的盛會,海峽論壇的創舉前所未有,而在促進兩岸基層民眾交流的力度與範圍上,前三屆以來取得的成效也堪稱空前,並持續吸引著兩岸民眾、尤其是臺灣民眾的高度關注與熱情參與。

  每年六月中,來自草根階層的兩岸普通民眾,聚首在海峽論壇的平臺上唱主角,在同一時空中,通過近距離接觸、親身觀察和體驗,促進彼此的了解和溝通,激起相同血脈中同一基因引發的情感共鳴——了解中國現代史的人都想得到,這是一幅怎麼樣動人的美麗場景。

  對於參加過海峽論壇的臺灣民眾來説,他們都知道,論壇給了他們一個與原本印象不一樣的大陸,還有一扇發現親情友情、發現商機與活路的推窗:在這裡,誤會與隔閡開始消弭,認識到“原來大陸這麼好”;有人成功尋根、拜謁先祖,與宗親把手敘親;青年們交流思想、切磋技藝,搭建友誼之橋;兩岸少數民族、基層鄉鎮達成諸多交流合作協議,不少臺商還覓得了商機……

  “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最珍貴的是兩岸同胞心與心的溝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第二屆論壇大會上的講話,可以理解為對海峽論壇的期許。三屆以來,近三萬名臺灣鄉親參加了海峽論壇,他們對大陸看法的改變,見證了海峽論壇這一著眼於民眾心靈情感交融平臺的巨大成效。
  
  三年以來,每一屆海峽論壇,還都是一次派發惠民大禮包的歡樂聚會:2009年,首屆論壇發佈八項惠臺新政;2010年,第二屆論壇上,民航局推出促進海西與兩岸航空運輸發展的七條新舉措;2011年,第三屆論壇公佈的惠臺措施更多,涉及旅遊、航空、入出境、海西和平潭規劃、採購、農民創業園、交流基地、臺灣民眾在大陸就業、兩岸各類協議、食品安全等諸多方面。

  歷數歷屆發佈的政策舉措,無一不從兩岸同胞、尤其是臺灣同胞的福祉出發,許多兩岸基層民眾關心的問題也在這些措施中獲得解決。而隨後這些舉措的迅速落實兌現,也讓臺灣民眾覺得“大陸説到做到,令人佩服,很願意參加這樣一個活動”。比如,兩岸直航班機的票價説降就降,而像海西經濟區、平潭島聯合開發等事關重大的項目,推進也相當迅速,平潭島的建設正在“一天一個億”的如火如荼進行中。

  從首屆的八千余臺胞赴會到2011年逾萬名臺灣鄉親參與其中,從文教科技等多界別的共謀合作到兩岸鄉鎮基層的交流互動,從觀光訪友、尋根謁祖到廈門中山路上熱鬧非凡的臺灣廟會,海峽論壇如今已行過三屆,且越辦越大、引人矚目、參與度更高。

  百姓同樂、基層互動、民意匯聚,對話消除隔閡,溝通增進了解,交流促進合作——有媒體曾經這樣評價海峽論壇的魅力與功用,所言不虛。兩岸民眾是兩岸交流和往來的主體,正在成為推動兩岸關係不斷前行的核心動力。在海峽論壇的平臺上,兩岸民眾持續的溝通互動、凝聚共識,必將為推進兩岸關係的發展蓄積、並提供最為持久強勁的動力。(台灣網記者 楊麗 李徽)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