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籍代表魏麗惠:人和國家的命運不能分開(圖)

2012年03月12日 18:3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5日下午,魏麗惠在臺灣代表團駐地參與討論本年度政府工作報告。(台灣網 王偉 攝)

  台灣網3月12日北京消息 連任三屆人大代表的魏麗惠,即將完成她的最後一次履職。回顧近十五年來參政議政的感受,她表示,人和國家的命運不能分開,希望兩岸能在當前和平發展的環境中加強交流,共同為振興中華而努力。

  魏麗惠,1944年生人,臺灣彰化人,現居北京,著名的婦産科專家,1998年起連任三屆全國人大臺灣團代表,多次提出過關於臺胞在大陸入學、就業相關問題的建議。

  即使在專業與履行職責雙領域的表現都無可挑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魏麗惠依舊謙遜而低調。不談自己只談團,成了記者與她對話的基本特色。

  魏麗惠一開口就介紹起人大臺灣團的工作:臺灣團的代表比較特殊,不僅要與其他代表一樣關心國家建設,還負有反映臺胞意願、為臺胞謀福祉的責任。她説,反映已定居大陸和來大陸就業工作生活臺胞的意願,反映島內同胞對兩岸交流合作的願望和要求,都是臺灣團代表們的職責與本分。

  “人大臺灣團確實為臺胞做了很多事情”,魏麗惠説。比如臺生的入學就業、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臺胞證一人一號、臺商在大陸的政治待遇、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修改、臺灣農産品進入大陸、創立臺灣農民創業園等等涉及臺胞利益福祉的問題,臺灣團幾乎都有涉及,魏麗惠認為“而這些也都反映出了這個團的特點”。

  對於臺灣團反映的問題,“有些事情國家和政府是非常重視的,每次開人大會議,國臺辦領導都親自到會來聽取意見,我們也都能親身跟中央領導對話,談我們的意見和看法;反映的問題,解決的還比較滿意。”魏麗惠所説的“比較滿意”,大如臺灣同胞投資保護法的執法檢查與修改,小如臺胞證一人一號。種種成績,不一而足。

  雖然即將功成身退,魏麗惠對臺灣團依舊情殷切切:“我相信在兩岸的各方面交流都深入發展的情況下,這個團將會發揮越來越多的重要作用”。

  回顧魏麗惠履職的15年,兩岸關係歷經曲折、而又雨過天晴,幾乎完整經歷了這個過程的她,對此深有感觸:“應該説,這十五年是兩岸關係變動非常大的一個階段。”

  1990年代後期開始,分離勢力在島內大肆推行“去中國化”,人大臺灣代表團對此明確表態,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支援反分裂國家法。魏麗惠表示,這也符合臺灣老百姓的想法,他們也不願意兩岸出現對立的狀態。“所以,我們就利用自己特殊的身份,做了大量的臺灣同胞的工作”——一直到2008年,兩岸關係邁向和平發展的新局面。

  “這十五年,是國家發展很快的十五年。在經歷了亞洲金融風暴、國際金融危機的形勢下,仍然能保持高速增長,還贏得了兩岸關係往更好方向的發展——我覺得,這是相輔相成的”。

  魏麗惠認為,現階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的取得,既與兩岸民眾、包括人大臺灣團代表們所做的努力相關,也更離不開這些年國家建設上取得的高度成就。所以,親身參與並見證了兩岸關係巨大發展的她,履職十五年的最大感觸是“人和國家的命運是不能分開的”。

  “所以呢,也期待著兩岸能夠在這樣一種和平的環境下,加強交流,共同為振興中華而努力”,即將結束人大代表生涯的魏麗惠代表,最後這樣告訴記者。(記者 楊麗)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麗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