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籍委員張華軍:心繫海峽半世紀 履職為民十一年

2012年03月06日 06:1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籍全國政協委員張華軍。(台灣網 于斯文 攝)

  台灣網3月6日北京消息 3月的北京雖是乍暖還寒,卻掩不住已漸盎然的春意。在京參加兩會的代表、委員已經全心投入到參政議政之中,為民訴心聲,為國獻良策。5日下午,臺籍政協委員張華軍在臺盟駐地接受了本網記者專訪,暢談半世紀的海峽情,十一年的履職路。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關心兩岸關係的發展,至今已經過去半個世紀了。”年屆古稀的臺籍委員張華軍回憶道。出生於1944年的張華軍,少年起便關注兩岸關係的發展,上世紀70年代開始參與對臺工作,2001年增補成為全國政協委員。11年的履職生涯中,張華軍為推動兩岸和平進程,促進兩岸交流交往傾盡了自己的心力。他説,“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既是光榮更是壓力,而作為臺籍委員,推動祖國的統一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次全國政協會議張華軍委員帶來了一項關於“紀念‘九二共識’二十週年”的提案。“回顧歷史,有利於加強兩岸人民對於‘九二共識’的認識,進而消除疑慮、增進互信。”張華軍表示,二十年來兩岸關係走過的道路告訴我們,堅持“九二共識”,兩岸雙方的互信就能維持,基礎就能穩固,才能真正維護兩岸同胞的共同福祉。 

  “應該歡迎對岸各界人士,包括民進黨基層人士以適當名義到大陸來走一走、看一看。”張華軍説,兩岸同胞應該擴大交流,只有通過不斷的接觸與交流才能加強善意的溝通,增進彼此的了解。對於那些曾經主張過、從事過、追隨過“臺獨”的人,也應歡迎他們回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方向上來。 

  談到兩岸青少年間的交流方式時,張華軍提議“可以考慮選擇試點城市,設立臺灣青年創業園。”他表示,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希望在青年,應進一步增強兩岸青少年群體的交往。除了文化交流之外,也可以從實業的角度出發,為臺灣青年在大陸創業提供便利條件,這樣既有利於臺灣青年的發展,更可以增進兩岸青年之間的交流。 

  兩會開幕以來,賈慶林主席的全國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和溫家寶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讓張華軍深有感觸,“60年代,我的同學曾説,‘這一輩子什麼時候把窩頭吃飽就滿足了’。相比以往,我們國家的發展進步真的太快了,人民生活水準的提高超乎想像。” 

  張華軍説,“讓老百姓滿意”應該是國家方針政策制定的準則和方向,而讓“老百姓滿意”就是要繼續提高生産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從兩份報告中,能夠讀出務實與進取,能夠看到國家未來光明的前景,“相信我們的國家一定會越來越強大!” 

  履職為民十一年,從事對臺工作四十年,關心兩岸關係發展半個世紀。臺籍全國政協委員張華軍將大半生奉獻給了對臺工作,奉獻給了為民發聲、為國獻策。張華軍只是所有臺籍委員的一個縮影,正是幾十年來,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團結一心,才凝聚成了偉大的力量,推動國家不斷前行,成就了偉大的事業。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必將開創新局面,相信祖國未來前景必將一片光明,相信中華民族必將走向偉大的復興!(記者 于斯文 陳佳慧)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