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籍代表:兩岸少數民族交流 未來可以做得更好

2012年03月05日 23:1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5日在北京開幕,臺籍全國人大代表陳軍在此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四年,是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爭取的最好的時機,兩岸少數民族交流也可以做得更好。圖為陳軍在人大臺灣團駐地參與討論政府工作報告。(台灣網 王偉 攝)

  台灣網3月5日北京消息 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5日在北京開幕,臺籍全國人大代表陳軍在此間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未來四年,是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爭取的最好時機,兩岸少數民族交流也可以做得更好。

  陳軍表示,2011年臺灣少數民族來大陸交流的典型,莫過於臺灣少數民族的14位長老先後兩次來大陸交流,並在北京、重慶成功舉辦臺灣少數民族文化歷史展出。據介紹,即使是在臺灣,14個族群的長老也很難湊到一起參加同一活動,現在,“在臺灣沒有實現的14個族群長老聚會,在大陸、在北京實現了”。

  “我在島內的親友都非常認可這件事”,來自臺灣高山族的陳軍表示,她希望能夠通過一些這樣類型的活動,推動臺灣少數民族到大陸來,到他們喜歡去的少數民族聚集區去了解,大陸也有很多與他們一樣的少數民族。“兩岸的少數民族本身具有一種天然的聯繫,兩者之間的交流,相信會開出更美好的花朵”,陳軍説。

  2011年7月在大會堂舉行的兩岸萬名青年大聯歡活動,也讓陳軍記憶猶新。因為參加的臺灣青年中,就有一些臺灣少數民族青少年。島內少數民族的子弟因為參與如此高規格的活動,感受到了崇高的榮譽。陳軍認為,臺灣少數民族青年的工作可以進一步擴大開展。

  在廣東、福建、北京等省市的一些學校,對臺灣少數民族學生有一些傾斜的照顧。陳軍建議,可以依託一些學校,幫助臺灣少數民族培養一部分人才,“島內少數民族學生在考試上可能有一些困難,但只要給他們機會,也是很聰明、可以學的很好的”,將來還“可以在兩岸交流中發揮到很好的作用”。

  陳軍認為,現在還應進一步加大對臺灣少數民族的研究認識,以便利兩岸少數民族的溝通,同時也希望建立一些機制,幫助他們能夠更多分享到大陸的恵臺政策。他們在島內的社會地位相對弱勢,大陸“應該對他們應該有更多的體恤和照顧,通過對他們的援助,也能讓更多的臺胞感受到來自大陸的溫情、溫暖和關心”。

  展望未來,陳軍表示:未來四年,是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爭取的最好的時機,兩岸少數民族的交流也可以做得更好。她希望通過用心交流,“能讓大家的感情融洽起來,認同趨近,心與情達到完全的融合”,她還期待“不光是少數民族,兩岸同胞都能達到這樣一種大的融合——那時候,我們的統一就不遠了”。(記者 楊麗 王偉)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楊麗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