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研發出水下機器人 計劃潛至1700米深海作業

2012年03月01日 09:4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3月1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成功大學與臺灣中山大學組成的科研團隊,日前研發出具備商業開發潛力的水下機器人,預定4月起投入水庫結構體安全檢測及潛入臺灣海峽探勘可燃冰蘊藏量等任務。

  成功大學特聘教授方銘川表示,這部水中機器人屬觀測級,以海底探勘及偵搜為主要任務,並通過水面上的船隻操作指揮,以光纜把水中攝影機拍攝的水下影像傳回母船,若發生沉船事件,也可以派遣水中機器人潛海搜救或檢視船體是否破損漏油。

  臺灣中山大學副教授王兆璋指出,預定6月執行的臺灣西南部海域可燃冰探勘任務,計劃潛入1700米深的海底拍攝可燃冰的影像資料,協助其他團隊探勘分析蘊藏量。

  方銘川強調,研究團隊自製的水下機器人可在高濁度水中作業,並保持穩定姿態執行任務,完全適應臺灣沿海地形複雜、海水濁度較高、海流較強的作業環境。(台灣網 李帥)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