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海峽兩岸專家湖北宜昌縱論關公文化

2011年10月10日 09:37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0月10日宜昌消息 10月9日上午,海峽兩岸關公文化論壇在湖北省宜昌市舉行,來自海峽兩岸的專家學者從歷史和現實的角度,多層面剖析“關公文化”的起源、發展和現實價值。 

  中華文化學院教授張大可、臺灣明道大學文學院院長魏世萍主持了論壇。魏世萍説,“當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朝拜關帝廟時,如何轉化關公信仰成為創新民族文化、教育啟發世人、強化社會安定的動力,這才是我們推崇關公文化的重要課題。”

  論壇上,臺灣明道大學原文學院長陳維德首先論述了《關公與民間信仰》。接著,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胡小偉闡述了《我們還需要關公嗎?》,胡小偉説,在經濟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大力弘揚關公的忠義精神、道德觀,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意義。隨後,世界關公文化促進會副會長朱正明講述了自己20多年來尋訪關公古跡的經歷和感動。臺灣明道大學文學院院長魏世萍論述了《關公信仰之時代意義》,他説,中華文化有許多好東西,關公文化是其中的一個部分,中華子孫要繼承和發揚光大中華文化。

  論壇下半場,臺灣彰化師範大學教授遊志誠講述了《到底要學習關公的什麼》,山西省關公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楊力闡釋了《魅力關公—宣傳“誠信關公”推動地方經濟發展》,臺灣明道大學教授蕭小芬論述了《關公五德精神論金融經濟》,三峽大學文學院教授彭紅衛講述了《關羽崇拜與商業倫理重塑》。(台灣網宜昌市通訊員李迎鑫、朱宜雄)

  瀏覽更多各地涉臺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