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馬英九對話太空研究女教授 稱"女性也可做愛因斯坦"

2011年06月25日 10:51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6月25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在最新的“治臺周記”中記鼓勵女性,稱興趣和性別不一定有任何關係,只要堅持到底,一樣可以走出一條路。臺灣對於女性發展的環境越來越好,“女性也可以做愛因斯坦”。

  馬英九在今天發表的“治臺周記”中,以“志向放眼宇宙大千,成就不受性別之限”為主題,邀請臺灣“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教授郝玲妮對話,她同時也是臺灣“中央大學”學務長。

  馬英九説,郝玲妮在學術界特殊,學的是電漿物理、太空物理,學術成就有目共睹,尤其是她成功研發出臺灣自製儀器由火箭載入太空,“郝教授是一位女性,選擇一個連男性都卻步的研究領域。”

  郝玲妮説,從小就很喜歡作夢,喜歡抽象的事物與洞悉真理。自己跟太空有不解之緣,1957年出生,剛好是人類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太空,自此展開人類對太空宇宙的探索;小學六年級時(1969年),人類第一次登月,在睡夢中被父親叫醒起來看電視轉播,看到阿姆斯特朗踏出人類的第一步。

  馬英九問到,郝玲妮早年出生在中等家庭,父親是警察,家中有5個小孩,“這樣的一种家庭要想培養一個追求太空科學研究的子女,家裏會不會有困難?”

  郝玲妮説:“父母非常開放,而且非常支援我自由發展”。“父親常説,知識分子應以天下為己任,我都能以最自由的心靈,還有兼顧理想與實踐來做為我的處事原則。”

  她説,當時聽説理工領域裏頭都是男性的天下,覺得非常不以為然,也無法理解,“興趣和能力和性別又有什麼關係呢?”

  馬英九對此表示贊同,“興趣和性別不一定有任何的關係,你自己只要能夠堅持到底,一樣可以走出一條路來。”

  此外,馬英九問到,是否有碰到在專業與家庭之間發生衝突?“你在家裏不是一個‘虎媽’?”郝玲妮趕緊回説,“不是不是”。她説,自己非常重質,跟小孩子的相處會談到很多話題,希望聽聽他們原創性的想法。

  由於郝玲妮曾説過,“女孩子也可以做愛因斯坦”,鼓勵女同學,多做原創性的思考,不求名利,建立自己的想法,不隨便接受既有的答案,要跟愛因斯坦一樣,“格局大一點,未來其實有各種可能性,所有美好的事情都會發生在我們年輕人的身上。”

  馬英九最後表示,臺灣對於女性發展的環境越來越好,“不但可以在太空物理出愛因斯坦,其他領域也可以有跟愛因斯坦一樣偉大的人物會出現。”(台灣網 馮存健)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