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地區青少年亞洲最胖 研究發現獨特肥胖因子

2011年06月22日 08:04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灣地區6至18歲青少年肥胖盛行率達26.8%,居亞洲第一名。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台灣網6月22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根據聯合國肥胖監測小組報告,世界各地區兒童過重與肥胖比率均持續上升,臺灣地區6至18歲青少年肥胖盛行率達26.8%,居亞洲第1名。一般人總以為,飲食不當是肥胖禍首,但臺灣研究團隊發現當地學生“獨特”的肥胖因子,生活型態才是致胖主因。

  據報道,臺灣陽明大學團隊21日為臺灣地區學生致胖行為解密,久坐看電視、上網和睡眠太少兩大因素,是臺灣地區青少年獨特且重要的肥胖成因。陽明大學學校衛生研究中心主任劉影梅博士主持的團隊,首度針對31751名小學、初中、高中、高職學生進行“臺灣學生健康體位調查”大型研究,成果最近刊登在護理期刊《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廣受矚目。

  臺灣地區孩子為什麼變胖?劉影梅説,現在的孩子飲食差異影響不大,反倒是生活型態,特別是“久坐的休閒型態”與“睡眠太少”是青少年肥胖的決定因子。其他地區的青少年睡眠不足9小時,才看出有肥胖上升的相關性,臺灣地區的孩子睡眠時數更少,對肥胖的影響似乎更明顯。

  研究發現,睡眠時間少於7小時45分鐘,及每天久坐不動看電視超過2小時的孩子,因體內的瘦身素(leptin)減少,腦腸激素(ghrelin)增加,導致食欲升高,而容易變胖。進一步分析青少年肥胖風險,女生如果每週的費力運動少於2小時,變胖危險增加至3.3倍;每天睡眠時間不足8小時,男女有1.7倍會變胖;一天看電視玩電動上網時間超過2小時,男女各有1.4倍和1.9倍變胖的危險。

  另外,家長是否肥胖也有很大影響,女生還會有樣學樣,家中有胖媽,女生變胖的危險達4.3倍;胖爸則會讓女生增加3.6倍危險,男生的影響相對較小,但也有1.7至2.3倍的變胖危險。

  劉影梅提出肥胖防治新策略,建議怕胖的女生多做讓人説話都會喘的強度費力運動,青少年一天睡足8小時、減少久坐時間,多起身動一動,就不易胖。(台灣網 吳斌)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斌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