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吳瓊開建言:深化臺胞證改革 方便兩岸交流交往

2011年03月09日 21:1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臺灣同胞聯誼會長吳瓊開做客本網。(台灣網 田雲鵬 攝)

  台灣網3月9日北京消息 正值全國兩會召開之際,臺籍全國人大代表、海南省臺灣同胞聯誼會會長吳瓊開做客台灣網“兩岸看兩會”專題節目,就兩岸金融合作、臺資企業發展等問題,暢談了自己的建議和意見。

  履行代表職責 建言兩岸交流

  身為臺籍代表,吳瓊開的議案自然離不開兩岸的交流合作和臺胞的切身利益。今年吳瓊開代表將目光鎖定在深化臺胞證改革上,他説,臺胞證經過23年的運作,期間有關部門也做過相應的改革,但隨著兩岸和平發展和交流交往等等,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進一步方便臺胞、方便臺商,我們很有必要做進一步的改革。

  吳代表還建議,在海南試行人民幣和新台幣雙向兌換業務及改善臺資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在大陸融資難等問題。

  雲林人談“雲林訪雲林”

  前不久,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訪問臺灣雲林縣,“雲林訪雲林”一時成為媒體熱議的話題。祖籍雲林縣四湖鄉四湖村的吳瓊開代表,自然更是感觸頗多。談到自己的家鄉,吳瓊開如數家珍。他説,雲林縣在臺灣中部,離海邊大概有五六公里,雲林主要是農業縣,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雲林的農業比較發達,科技比較先進,管理水準也比較先進,它的種子、種苗也是品質比較優良。

  1943年吳瓊開的父親從臺灣來到海南。出生於海南的吳瓊開代表説,我是雲林人,也是海南人。海南與臺灣在地理狀況、氣候溫度以及都是島嶼經濟這些方面都很相似,所以海南的熱帶特色現代農業這些年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特別是十幾年來,一些臺商來海南開發農業,在科學技術、種子、種苗、管理水準等各方面也對海南的農民有著很多影響。海南的農民學到了很多的技術,海南農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希望雲林的農業能夠跟海南的農業能夠更加緊密的合作,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發揮臺聯作用 協助海南臺企恢復生産

  去年10月海南遭受了比較重大的洪水災害,臺商遭受了巨大損失。身為海南臺聯會長的吳瓊開代表積極組織人員,協助臺商企業和定居臺胞共同抗災。據吳瓊開介紹,當時海南省各級政府都做出了不同程度的反映。親臨現場指揮救災,當時省政府拿出200萬,對那些受災比較嚴重的同時需要急救的臺商企業進行補助,到今年1月份,國家農業部又撥了120萬給海南,通過省臺辦給臺資企業補貼。我們的臺商企業看到政府這麼重視,這麼關心臺胞企業,特別感動。所以也鼓舞了他們自己起來生産自救,把損失降到最低。

  令吳瓊開代表欣喜的是,到現在為止,經過這些企業多方面想方設法的抗災自救,現在生産經營基本上已經恢復。(記者 董潔)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董潔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