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告別缺水水淹 臺學者建議效倣日本建“地下神殿”

2010年09月27日 17:5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9月27日消息 據臺灣“今日新聞網”報道,前幾天颱風“凡亞比”幾乎水淹半個臺灣,高雄地區災難尤其深重,而近來臺灣又爆出用水危機。臺灣土木公會理事長、土木工程學者余列表示,以大高雄為例,要同時解決“缺水”和“淹水”的問題,最佳的方法就是傚法日本東京都,在地下興建超大型滯洪池。

  日前,臺灣水利部門進行臺灣水資源體檢,島內每年水量的開發總量上限為200億噸,但目前的用水量已達190億噸,若不節約用水,未來水將可能不夠用。而且目前旱澇加劇,情況令人憂心。臺灣經濟部門同時也提到臺灣“沒雨就缺水,有雨就淹水”的問題。

  關於蓄洪的問題,余列表示,東京都因為離海很近,所以有大潮問題,每當暴雨來襲,會有水排不出去的問題。因此,日本在埼玉縣的地下,就建造了一座非常龐大的地下水庫,猶如希臘神殿般,日本人稱它為“地下神殿”。

  余列更以高雄為例,每到枯水期缺水,會有缺水問題,這次颱風“凡亞比”比造成水淹1米多高。因此,若興建一座地下水庫,可以利用地下排水隧道將水引導過來,把整個雨量都囤積在地下滯洪池裏,因此可以解決“缺水”和“淹水”的兩種問題。

  余列表示,東京能,臺灣也可以。以臺灣當今的土木技術並不輸日本,要蓋這樣超大型滯洪池,估計3年即可完工。不過,有網友表示,高雄的地質鬆軟,不太適合蓋地下水庫,先前蓋捷運時,就有路段發生地層下陷。

  相關資料:日本“地下神殿”

  “地下神殿”是日本從1992年開始興建的首都圈週邊排水系統,由一連串混凝土立坑組成,每個立坑有65米高(約22層)、32米寬,在地下50米深處,由6.3千米長的隧道串接而成。除此之外,還有一座巨型調壓水槽,水槽有25.4米高(約8層樓)、177米長、78米寬,內有59混泥土支柱,總貯水量高達67萬立方米。(台灣網 吳斌)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