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專家預測臺資企業將逐步向大陸腹地轉移

2010年08月23日 00:4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22日晚,首屆兩岸中小企業發展論壇召開新聞發佈會 (台灣網 王偉 攝)

 

  台灣網8月23日邯鄲消息 即將開幕的首屆兩岸中小企業發展論壇提前預熱。22日晚,論壇組委會召開新聞發佈會,就論壇組織情況等向兩岸媒體進行通報,並回答了記者提問。

 

  論壇主辦方之一的北京清華大學臺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在發佈會上表示,中小企業是兩岸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主力,隨著兩岸經貿政策的逐步調整與ECFA簽署,兩岸中小企業的交流互動勢必會愈益頻繁,未來合作發展的空間與重要性也會相對增加,面對新的發展形勢,兩岸中小企業如何尋求新商機、研究新政策以及探討新的合作途徑,這都需要産、官、學、研來共同研究。這便是舉辦本次論壇的主要目的。

 

  至於為何選擇在河北磁縣舉辦,劉震濤説,此次論壇放棄了以往有關兩岸論壇在沿海或省會城市召開的慣性路徑,是為了將臺商的眼光從一線城市吸引過來,讓他們更加關注二、三線甚至是一些發展基礎較好的縣市,從而為臺灣中小企業者提供更為廣闊的視野。

 

  劉震濤還認為,中原腹地將是臺資企業未來發展新陣地。廣袤的內陸地區是兩岸企業交流的薄弱環節,臺商過去涉足少。但是這裡是一個資源豐沛、人文底蘊厚重的投資洼地,這將是一個亟待開發的商業寶地。

 

  同為論壇主辦方的中華兩岸企業發展協進會理事長張晁祥表示,在兩岸經貿合作進入後ECFA時代的大背景下,近日臺灣立法部門通過了ECFA立法的相關議案,這不僅僅對大企業和科技産業也對臺灣中小企業和傳統産業帶來了巨大的商機。臺灣中小企業如何借此東風在兩岸獲取新的發展契機需要深入探討,此次論壇將為兩岸業界交流提供一個新平臺。

 

  最後,磁縣人民政府縣長林元達還就磁縣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狀況向與會媒體做了簡單介紹,並接受了主辦單位致送的紀念品。

 

  據介紹,本次論壇為期兩天,兩岸知名專家學者將就臺灣中小企業發展經驗和大陸市場、政策、法規的課題進行研討,並通過與會企業人士的分組對接座談,尋求在後ECFA時代的經貿環境中,各企業應如何抓住這波趨勢,為兩岸中小企業發展合作與交流,共謀新機遇。(記者 王偉)

 

 

論壇主辦單位致送承辦單位紀念品 (台灣網 王偉 攝)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偉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