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統計顯示:臺灣民眾吃鹽過多 平均超量1.9倍

2010年07月08日 13:3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7月8日消息 據臺灣中廣新聞報道,統計發現,臺灣19到64歲的人每日鈉攝取量超過建議量1.9倍,尤其男性高於女性,年輕又比中老年吃得鹹,年輕世代吃重鹹,主要來自泡麵、杯湯、魷魚絲等加工食品,此外,油麵、面線跟包子的鈉含量也很高,佔了一成八。

  依臺當局“衛生署”建議,成人每天納總攝取量,不超過2400毫克,也就是六公克的鹽。不過現代人越吃越鹹,使高血壓與中風風險增加,統計發現,臺灣19到64歲男女性民眾,每天鈉總攝取量分別高達4580跟3568毫克,也就是建議量的1.9倍到1.5倍,男性不論是30歲左右都比過去吃的鹹,女性30歲以下增加尤其明顯。年輕世代鈉攝取主要來源為泡麵、杯湯、魷魚絲、豆干等加工或調理食品,此外,面線、泡麵、包子也可能潛藏高鈉。

  臺灣“中研院”教授潘文涵説:“面我們不覺得有鹹味,進去分析結果發現,油麵黃黃的,它裏面應該是鹼,沒有貢獻鹹味但是含有鈉。面線大家如果自己自家煮就知道,是有鹹味的,你煮的時候還沒有跑到湯汁裏面,變成湯汁還要再加鹽。”

  專家指出,面線、油麵本身鈉,再加上烹調過程又加上鹽,所以藏有高鈉風險。此外包子和麵包除了面皮本身,內餡也有鹽。至於調味品,味精是高鈉攝取來源之一,專家建議,烹調時,不放味精,可以少去三分之一的鈉攝取量。(台灣網 張辰劍)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