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發揮地區資源優勢 河南新縣文化旅遊業蓬勃發展

2010年05月29日 07:2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5月29日信陽消息 5月28日,第九屆“網上看河南”南線采風團抵達信陽市新縣。在縣情發佈會上,新縣縣長楊明忠表示,新縣將紅色旅遊與生態旅遊相結合,努力把新縣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紅色文化旅遊試驗區。

  新縣地處大別山腹地,豫南邊陲,鄂豫皖三省結合部,東襟合肥,南鄰武漢,北達鄭州,總面積1612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1個管理區,205個行政村(居委會),總人口36萬。

  楊明忠縣長介紹説,新縣是紅色的沃土。革命戰爭年代,新縣人民前仆後繼,在大別山上樹起了不朽的“紅色豐碑”,被譽為“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這裡是黃麻起義策源地,是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是堅持大別山紅旗不倒中心地,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落腳地。這裡先後誕生了紅四方面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三支主力紅軍,鍛造出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等43位共和國開國將軍和54位省部級幹部。

  新縣是綠色的海洋。新縣地跨長江淮河兩大流域,屬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氣候宜人,被譽為“江南北國、北國江南”,這裡森林覆蓋率達72.3%,植被覆蓋率達95%,有“天然氧吧”之美譽;這裡資源豐富,板栗、銀杏、茶葉、茶油、中藥材、山野菜和獼猴桃的品質、産量均居河南省之冠,是全國著名的板栗之鄉、銀杏之鄉、茶葉之鄉。連康山國家自然保護區、金蘭山國家森林公園、香山湖國家水利風景區等眾多風景名勝遍佈境內,山壁吹打樂、豫南民歌、地燈戲、花鼓戲、嗨子戲、皮影戲等地域性特色文化競芳吐艷、清香四溢。

  楊明忠縣長表示,新縣將紅色旅遊與生態旅遊相結合,努力把新縣打造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紅色文化旅遊試驗區。

 

  據了解,享有得天獨厚資源優勢的新縣,抓住2004年起國家開始實施“1231”紅色旅遊工程(12大主題、30條精品線路、100個經典景區)的機遇,以“紅”帶“綠”,以“綠”促“紅”, 著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産業,年接待遊客150萬人次,相關收入4.8億元,促進了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縣域經濟綜合實力全省排序由1992年倒數第一位上升至第52位,僅2002至2007年就上升32個位次,先後獲得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園林縣城、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中國優秀旅遊目的地等10多項國家級獎牌。(台灣網 朱毅)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