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馬英九:公共政策要平衡專業和民意 廢死刑仍困難

2010年03月24日 11:1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3月24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昨天表示,慰留臺當局“衛生署長”楊志良,是楊的工作做很好;但前臺當局“法務部長”王清峰請辭獲准,是因“她的理念和職責無法兩全,她選擇離開是負責的表示,所以我很快同意!”他坦承,當年出任臺當局“法務部長”時被民意嚇死了,不敢推動廢除死刑,至於現在臺灣島內還是沒有共識,未來能不能做,“仍有困難”。

  馬英九私下坦承,“我確實收到過有關組織關切死刑的信函,但我也回信告知臺灣的狀況。”但是他想反問,“到底誰能代表國際主流呢?”歐洲國家都已廢死刑或不執行死刑,全球高達三分之二國家已沒死刑,但有些大國如美、日仍有死刑,美國紐約州甚至還恢復,“所以説主流中也有逆流!”

  他直言,廢除死刑是人權趨勢,但15年前臺灣的民調數字,有高達72%到88%的臺灣民眾反對廢死,但是認為死刑不能遏止重大犯罪的也有50%。因此正確的方式,應是逐漸減少死刑的使用。馬英九説,逐漸減少死刑的使用,之後經過公聽會等各種方式,再詢問臺灣民眾是否需要維持死刑制度。

  馬英九認為,臺當局法務主管部門溝通工作確實做得不夠,“希望曾勇夫(臺當局新任‘法務部長’)能把工作做好,能多溝通,把正反意見説出來,讓臺灣民眾選擇,適當時候再來推,比較容易成功”。

  他承認,專業跟民意之間需要協調,所有公眾政策都不純粹專業、也不純粹民意,“專業和民意本是公共政策兩大支柱,政治人物和行政團隊的功能是找到適當平衡點,有不同爭議聲音,這其實不是壞事,如果一言堂,我反擔心會做出錯誤決策!”(台灣網 張辰劍)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