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代表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文化議題備受關注

2010年03月06日 01:0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臺灣代表團熱議政府工作報告。(台灣網 胡珊珊 攝影)

 

  台灣網3月6日北京消息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臺灣代表團5日下午召開全體會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大力加強文化建設”,引來臺灣代表的熱烈反應。文化部部長蔡武也特意出席會議聽取代表們的建議。

  “令人振奮,深受鼓舞”,“任重道遠,充滿信心”,陳蔚文代表用這十六個字形容了他聽取政府工作報告後的激動心情。

  魏麗惠代表表示,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很重要,要加強公益性文化事業建設,“農村的圖書館要加強建設,城市裏的圖書館、博物館也要大力加強建設。”她建議要對公益性文化事業分門別類展開建設。

  陳雲英代表表示,聽了溫總理的報告,她很激動,一定要發言。她強調,“我們需要把我們的文化保護好,留給我們的子孫,這是留給他們的最大遺産,擁有這樣的文化,就擁有作為中國人的自尊自豪。”

  她表示,她理解的文化也涵蓋了海外的華僑、華人和留學生,他們也應該獲得這些文化的內涵,都應有權利或責任去繼承這些文化傳統。

 

  胡有清代表則提出了他對文化的關注:一是關於“地名文化”,一個層面是指地區或城市的名稱,另一個層面是指城市地區的最末端(如街道、道路、橋梁),我們該如何保護、弘揚一個地方的原有文化;二是語言文字的規範使用問題,會影響到純凈的中華文化的載體;三是社區文化的發展問題。他提出,在中華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的結合上,臺灣和大陸都有各自的經歷和經驗,也希望兩岸文化交流得到更多的促進。  

  文化部部長蔡武表示,09年兩岸文化交流有三大突破:一是兩岸的文化機構有了直接接觸;二是兩岸故宮合辦“雍正大展”規模空前;三是兩岸共同舉辦的“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産月”引發強烈反響,這些交流活動對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有很大的作用,希望人大臺灣代表團今後能更多關注兩岸的文化交流。(記者 胡珊珊)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胡珊珊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