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時評:保護地球需要全人類拿出誠心信心和決心

2009年12月18日 18:3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丹麥之於中國人,“安徒生”是最深的符號;人們愛讀安徒生童話,在眼淚中為理想的童話世界祈禱、努力與奮鬥,也期待現實中的世界更美好。2009年底,在這個一生致力於重塑世界、重塑心靈的偉大作家的故鄉,一場討論氣候變化的大會,雖然未如童話般完美:地球人一度被分成了兩派、會議一度被媒體諷為“生氣大會”;然而,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一席“溫家寶總理是帶著誠心、信心和決心來到哥本哈根”的話,令人動容、給人希望。已經威脅到人類生存的氣候問題將地球人聚集在一起,這是我們無可選擇的選擇,“誠心、信心、決心”——正是此時最最需要的信念。

  多年前,“地球村”這個新名詞迅速得到全人類的認同,它在反映資訊化時代人們地理距離拉近的同時,也拉近了人們心靈的距離,通過它,人類真切地感受著“地球人是一家”的溫馨。如今,為了“氣候惹的禍”,“村民們”坐在了一起;本來,不同國家、不同國情、不同制度,要想達成一個共同目標實屬不易,不和諧的音符也趁機蹦出,甚至有的國家製造謠言,試圖將注意力引向中國,吵吵鬧鬧了十幾天的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就此一度失焦。

  中國外交部副部長何亞非17日向中外媒體通報溫家寶會見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領導人情況時轉述溫總理的話指出,儘管發達國家自身的減排力度不夠,但他們還對發展中國家的減排行動不滿意,甚至要將兩種不同性質的目標掛鉤,這是毫無道理的。各方應該從大局出發,鎖定已做出的承諾,並按照“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將承諾列入相關成果文件。如果能達成這樣的安排,也是一個大的進步。

  中國已成為亞洲“綠色經濟巨人”,這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今年一份報告的結論。美國前副總統戈爾曾多次提及中國在開發清潔和可再生能源——例如太陽能和風能資源——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並以此督促美國採取行動。《紐約時報》著名的專欄作家、綠色革命的有力號召者——托馬斯?弗裏德曼也將中國視為綠色革命的榜樣。但他們顯然沒能成功説服其同胞立刻採取行動的緊迫性。美國的每人平均碳排放量是中國的4倍,更不用説在歷史上,美國及其歐洲發達國家是主要的排放國。

  但無論如何,現在都不是互相指責的時侯!我們認為,發展經濟和消除貧困仍是發展中國家目前的首要任務,發達國家應傾聽發展中國家和欠發達國家的合理訴求,以有力的承諾和行動推動會議談判進程。至於中國,眾所週知2009年是中國進入新世紀以來經濟社會發展比較困難的一年,但為了保護地球氣候和環境,中國人已經而且正在以最積極、認真的行動,向世人展現一個負責任國家的風範。

 

  何亞非曾在記者會上説,溫家寶總理是帶著誠心、信心和決心來到哥本哈根的,願與各方一道,攜手努力,推動談判在最後時刻取得積極成果。這是中國的態度,也理應成為全人類的態度。隨著全球變暖威脅地球,每個國家唯一、道義的做法就自願採取應對措施;為了全球的共同利益,我們必須拿出誠心、信心和決心,儘快統一認識、協調行動,這是每一個地球村的村民義不容辭、必須擔當的責任。必須!因為,沒有別的選擇!(趙靜)

 

瀏覽更多精彩評論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趙靜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