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馬英九稱古籍智慧現代仍實用 希望社會重視

2009年11月12日 21:0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1月12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馬英九今天在《古籍今注今譯》新版出書發表會上表示,古籍智慧經時空變遷,現代仍實用,希望社會重視。

  臺灣《古籍今注今譯》新版發表會今天下午舉行,瑞典漢學家馬悅然、臺“中央研究院院士”許倬雲、40餘年前主持及參與編纂的學者王壽南、臺灣大學教授陳鼓應與出版社臺灣商務印書館、臺灣編譯館代表與學界數十人出席。

  馬英九致詞時説,40多年前編纂的《古籍今注今譯》套書,相當暢銷,至今仍經得起考驗。如今選在孫中山143歲誕辰紀念日與中華文化復興節時,以新版重新出書,非常有意義。

  馬英九表示,兩岸近年重視中華文化,經典古籍變重要,古文的迷人就在它能將博大精深的知識化為言簡意賅的文字,將複雜的人生經驗濃縮為一語道破的智慧,經千百年變遷仍能適應現代需求。

  專程從瑞典赴臺的漢學家馬悅然致詞説,若無古文知識,中文就不會夠好。現在華人中學生學的古文太少,但再過100年,學者仍需認識繁體字與古文,才能研究中華傳統歷史與文學。希望這套新版書能吸引年輕人多學古文,加強了解中華傳統學術與文學。

  許倬雲説,有感於當今不同文化衝突時,東方智慧結晶的中華文化不受重視,原因是閱讀古文能力不行的語言障礙。他希望透過新版《古籍今注今譯》,讓中文閱讀人口重新消化古人智慧,更能貢獻未來。(芮文輝)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