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4女生打造真實版“開心農場” 在義大利獲獎

2009年10月23日 07:2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高雄縣鳳西中學生4名女學生,將校園空地打造成貨真價實的開心農場,經營一年多,因有機耕作獲獎。(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10月23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堆肥、拔草、除蟲樣樣不假“滑鼠”之手,高雄縣鳳西中學蘇于棻等4名學生,把校園一塊雜草叢生的花圃,打造成真實的“開心農場”;當有機農夫1年後,她們在“全球青少年挑戰——如何讓世界更美好”比賽中入選。

  “誰説種菜沒出息,還能去義大利比賽哩!”入選的蘇于棻、孔若慈、吳惠珠及蔡玗瑩異口同聲説:“這比虛擬開心農場賺經驗值、升等還興奮。”

  “全球青少年挑戰——如何讓世界更美好”比賽由義大利每2年舉辦一次,蘇于棻等4人以“有機花園”作品參賽,成為全球456件作品中,亞洲區唯一入選者。

  報道稱,蘇于棻等人是無心插柳成為開心農夫。去年9月開學,她們負責打掃校園一角,有塊10坪大(1坪約為3.3平米)的花圃因無人照料而雜草叢生,與導師黃獻祥聊天,談起這塊“礙眼”的空地很浪費。

  黃獻祥課餘時享受田園之樂,4人無心之言,觸動他的靈感;師生討論後,決定將礙眼的空地改頭換面。黃獻祥邀退休老師吳顯復指導四人開始“拈花惹草”。

  “如果説種種花草是初階農夫入門,有機農耕可説是研究所等級。”蘇于棻表示,接觸後才知“學問可大了”,“不是撿拾不要的菜葉、果皮製作廚余堆就算數。”

  4人的“開心農場”面積小卻作物種類多,有地瓜、香菜等10余種不同葉菜,草莓是第一個成功的作物;因為校園是開放空間,偶有外來運動民眾偷菜,她們也不在意。

  4人勤耕的故事,引起洪姓英文老師注意,透過加拿大Elluminate 公司支援的網路技術,讓她們與海外學生分享經驗;Elluminate 公司認為臺灣學生的概念,符合比賽主題,鼓勵報名競賽,竟入選了。

  蘇于棻本月初代表4人赴義大利受獎。她們4人表示,與線上版的“開心農場”相比,采收的喜悅很“真實”。現在她們已退居幕後成為“顧問”,農場由學妹接手,代代傳承。(芮文輝)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