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媒:臺當局行政機構人事異動或致臺股先漲後跌

2009年09月07日 23:2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9月7日消息 綜合臺灣媒體報道,今天下午4時30分,劉兆玄宣佈他週四將率領臺當局行政團隊總辭。臺灣業者認為,臺當局行政機構人事異動或致臺股先漲後跌。

  歷史經驗:前一個月漲後一個月跌

  臺當局行政機構人事異動,臺股走向備受注目。根據歷史經驗,更換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前一個月臺股若跌,之後一個月會上漲;相反若之前上漲,則會走跌。

  臺灣群益投信統計顯示,從1997年以來,扣除因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而更換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的次數共有6次。

  結果,從更換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前、後1個月的臺股表現來看,發現當更換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前1個月若臺股先跌,而後1個月臺股會出現上漲走勢;相對前1個月臺股若上漲,則在新任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上任後1個月,臺股多是下跌。至於更換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後1年的臺股表現,主要還是多受到當時島內外經濟情況牽動。

  臺灣群益投信投研部主管許家豪表示,例如2005、2006、2007年3次在更換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後1年,臺股都有逾1成的漲幅,主要是因2005到2007年間,全球經濟呈現一片多頭榮景。

  在1997、2000、2002年3次更換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則因分別碰上1997亞洲金融風暴、2000年科技泡沫,致使臺股在更換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後1年是呈現明顯走跌。

  換句話説,真正影響臺股中長期走勢的關鍵,還是要看未來整個臺灣經濟復蘇的情況,以及全球景氣復蘇與股市的表現而定。

  臺灣業者:非經濟因素下跌反而是買點

  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劉兆玄請辭獲准,將由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接任,雖出乎市場預料,不過臺灣投信業者認為,非經濟因素影響屬短期,若臺股逢高出現非理性下跌,反而提供長線買點。

  臺灣元大投信投資長劉苓媺表示,原本預期當局行政機構僅小幅微調,但出乎意料要總辭,可説為股市投資人投入一顆震撼彈。不過,她指出,此舉出乎原先市場所預期,但市場早有預期當局行政機構改組,對臺股影響其實已先反應。

  而且,股市短線上從6600點上漲至7200點,漲幅將近10%,在面臨創新高關卡下,本來就有漲多拉回壓力,股市也許會順勢出現獲利了結賣壓,但屬合理現象。

  劉苓媺説,若臺股因當局行政機構總辭出現非理性下跌,反而將提供一個相對不錯的長線買點。臺灣群益投信投研部主管許家豪指出,更換當局行政機構人事是屬於非經濟性因素,對臺股的影響通常都屬短暫性質,真正影響臺股中長期走勢的關鍵,還是要看未來整個島內外經濟復蘇的情況,以及全球景氣復蘇與股市的表現而定。(羅煜明)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