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智庫預估 ECFA效益將使臺灣GDP增加1.83%

2009年07月26日 11:57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7月26日消息 據臺媒“中央社”報道,據臺當局智庫臺灣遠景基金會研究發現,兩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之後,受惠于經貿自由化,臺灣實質GDP將增加1.83個百分點,是發放消費券效益的3倍,臺灣塑化、機械、紡織等産業將受惠。

  報道稱,遠景基金會、臺當局經濟主管部門均委託臺“中華經濟研究院”評估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對臺灣的衝擊。遠景基金會日前出版《ECFA開創兩岸互利雙贏新局面》一書,公佈了這個由學術單位依經濟模型所推估的結果。

  這本書指出,兩岸經貿正常化與自由化後,對臺灣GDP、進出口量、貿易餘額、貿易條件及社會福利都有正面效益,推估可望使臺灣實質GDP增加1.83個百分點,約是發放消費券的3倍效益。

  對臺灣産業影響方面,有利塑化、機械、紡織、石油、煤製品及鋼鐵業,主因是這些産業是臺灣有出口競爭力産業,且主要買方集中在中國大陸,大陸對這些産業課徵的稅比臺灣高,在兩岸貿易自由化後,中國對臺灣這些産業需求會大幅增加,進而帶動臺灣生産大幅擴張。

  不過臺“中經院”也同時説明,雖然電子産業是臺灣具有出口競爭力的産業,但由於兩岸在這項産業的關稅極低,大陸只有0.58%、比臺灣的0.71%更低,再加上未來大陸對塑化、機械等進口需求提高,也可能對電機及電子産品的生産造成排擠。(李傑)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傑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