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蔡武就深入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提出四點建議

2009年07月11日 14:4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11日在湖南長沙舉行,當天下午舉辦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專題研討會。與會的中共中央臺辦特邀嘉賓蔡武做了題為《大力推動兩岸文化交流 共同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演講。(台灣網 鐘寶華 攝)


  台灣網7月11日長沙消息 第五屆經貿文化論壇11日在湖南長沙舉行,論壇期間舉辦了“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專題研討會。與會發言的中共中央臺辦特邀嘉賓蔡武就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不斷深入提出四點建議。

  蔡武表示,當前,兩岸關係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面臨難得的重要機遇。隨著兩岸關係不斷朝向和平穩定方向發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領域將愈加寬廣。作為大陸文化主管部門,將秉持中華文化一脈相承的品格,願意以更加開放、務實的態度,構建兩岸文化交流平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的不斷深入,為增進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與認知,為推動中華文化在海峽兩岸的傳承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此,我願意提出四點意見和建議。

  一、推動交流制度化,構建兩岸文化交流新格局。所謂建立交流制度化,就是推動兩岸建立更為密切、經常性和規範性的聯繫與往來機制。胡錦濤總書記去年12月明確提出,“大陸將繼續採取積極措施,包括願意協商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協議,推動兩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邁上範圍更廣、層次更高的新臺階”。如果海峽兩岸適時商討簽署兩岸文化交流協議,將有效地集中雙方的資源、資金和智慧,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由感性交流向理性交流階段跨越,增進互信,累積共識。

  二、鼓勵和支援兩岸文化交流,營造互利共贏的新局面。兩岸文化交流的不斷發展需要有寬鬆的政策和良好的氛圍。不可否認的是,當前兩岸文化交流尚存在一些人為的壁壘和障礙需要雙方共同克服。近期大陸將出臺一些新的惠及臺灣同胞的文化政策,為此,我們衷心希望海峽兩岸一方面基於互利雙贏的精神,減少政策性壁壘,讓交流更加順暢,合作更加廣泛;另一方面相應出臺鼓勵政策,支援、扶持從事兩岸文化交流的文化機構、藝術團體、文化企業,廣泛吸收社會資金和企業贊助,推動兩岸文化交流持續穩定向前發展。

  三、全面開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不斷拓展交流的深度和廣度。我們將廣泛開展兩岸人員交流、演出、展覽、研討、聯誼等活動,促成海峽兩岸定期輪流舉辦各種主題的兩岸藝術節、兩岸藝術展演等綜合性文化交流活動;積極倡導兩岸文化界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相互借鑒,共同打造藝術精品;大力支援大陸各地與臺灣各縣市開展文化往來,促成更多的兩岸圖書館、美術館、博物館、文物保護機構和文化研究機構開展館際交流,全方位推動兩岸文化交流與合作。

  四、優勢互補,不斷深化兩岸文化産業合作。兩岸文化産業基於共同的中華文化母體基礎之上,其合作潛力巨大,前景非常廣闊。加強兩岸産業合作,不僅符合兩岸文化産業發展的需要,也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我們將積極鼓勵海峽兩岸文化企業界人士通過參訪、舉辦論壇、參加文博會等各種方式,探討文化産業的經營理念和運作模式。發揮兩岸各自優勢,整合兩岸資源、創意、資金、人才、市場,推動兩岸文化産業對接,構築兩岸文化産業走向國際市場的橋梁,為繁榮兩岸文化産業做出應有的貢獻。 (雲鵬)

 

 

 

嘉賓背景資料:

 

 

   蔡武,男,漢族,1949年10月生於蘭州,祖籍甘肅隴南,法學博士。1973年1月加入中國共産黨。

  1956年-1968年在蘭州市上小學、中學,1968年11月在甘肅省高臺縣農村插隊,1971年2月在甘肅省山丹煤礦工作,1976年10月在甘肅省燃化局、煤炭局任政治部幹事,1978年9月入北京大學國際政治係學習,1982年7月畢業後在北京大學國際政治係任教;1983年7月後在共青團中央工作, 歷任團中央國際聯絡部部長、團中央委員、團中央常委, 先後兼任全國青聯委員、常委、副秘書長、全國青聯負責人等職務。1995年2月任中聯部研究室主任,同年7月任中聯部副秘書長兼研究室主任,1997年6月任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2005年6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中共對外宣傳辦公室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2008年3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黨組副書記。2008年9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部長、黨組書記。

  中國共産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中共十五大代表。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來源:文化部網站)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