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馬英九為“國共論壇”正名 肯定民進黨成員參與

2009年07月09日 13:4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7月9日消息 馬英九今天肯定,這次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有民進黨等其他黨派成員參與是好現象,並強調大陸政策如果只有國民黨參與制定,而無其他黨派意見,力道就不夠強,代表性就不足。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馬英九和蕭萬長上午接見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代表團,成員包括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新黨主席郁慕明、親民黨秘書長秦金生、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等人,其中以具民進黨員身份的馬英九辦公室顧問范振宗出席,最受矚目。

  建議不妨稱為“兩岸論壇”

  報道稱,馬英九在會中特別為兩岸經貿文化論壇正名,他表示,“這個論壇名稱外界一直有誤會,把它叫做國共論壇,其實是國共舉辦,但正式名稱是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以後不妨把它叫做兩岸論壇,參加者不限國共”。

  吳伯雄也説,這次去大陸參加論壇的200多人成員,具有國民黨籍的不到1/4,儘管這個論壇是國民黨參與主辦,但國民黨會抱持開放態度,歡迎各界一起參與,不管未來人事的變遷,這個論壇會繼續辦下去。

  希望臺灣其他各黨派參加

  報道稱,馬英九説,兩岸執政黨交流有絕對必要,但不能僅限于執政黨,因為國民黨僅有100多萬黨員,佔整個人口還是極少數,他從來不會認為執政黨就可決定一切,希望有其他各黨派都來參加。

  馬英九強調,“一個大陸政策如果只有國民黨參與制定,而無其他黨派意見,力道就不夠強,因為代表性不足,國民黨一定要有這個意識,要謙虛、包容”。他説,這次參加兩岸論壇的不限國民黨,也有無黨團結聯盟、新黨、親民黨、民進黨,這是很好的現象,希望參加的範圍能繼續擴大。

  馬英九指出,兩岸論壇純粹是交換意見,將來有結論也是給相關單位參考而已,但兩岸論壇的層次夠高、參與夠廣,討論出來的意見會比較受重視,這是兩岸論壇繼續存在最重要的積極意義。

  兩岸文化交流發展空間大

  第五屆兩岸經貿文化論壇主題以文化教育為主,馬英九表示肯定。他説,兩岸正式恢復協商1年多,簽了9個協議,內容大部分是交通、經貿等議題,迄今為止未觸及文化教育議題,島內文化界認為兩岸同文同種,文化教育議題的交流應該優先才對,這次能列為討論重點相當正確。

  馬英九也提及他對大陸建議的“識正書簡”表示,身為中華民族一分子,對自己的語言文化應該有明確立場,希望兩岸在這方面多做交流。對於大陸如何書寫他沒意見,但大陸若可多認識正體字,這樣會使兩岸交流更為順暢,至於臺灣人都認得正體字,不需要推行“識正書簡”。

  馬英九説,兩岸文化交流可以發展的空間很大,希望這次開個頭,對臺灣來説非常有用。另外,在文化産業部分,包括智慧財産權保護、市場準入等議題還有一些值得研討之處,也期待這次有機會交換意見。(高大林)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