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廣西玉林:依託農業試驗區開闢兩岸合作新途徑

2009年04月09日 14:09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廣西玉林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金湘軍在“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研討會”開幕式上致辭。(攝影:鐘寶華)

  台灣網4月9日廣西玉林消息 “海峽兩岸農業合作研討會”9日在廣西玉林舉行,玉林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金湘軍表示,玉林將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依託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這一平臺,積極開闢合作新路徑,推動兩岸全方位、多角度的學術交流與産業合作。

  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于2006年4月經農業部、商務部、國臺辦批准設立,佔地面積6000畝,分為核心區、示範區和輻射區三個部分,目前已建成農業新品種示範基地、特色水産品生態養殖基地等6個農業種養示範基地。
  
  “試驗區三歲了,收穫不小。”金湘軍在今天的研討會開幕式上説,因為試驗區的設立,玉臺兩地人員往來更頻繁,經貿合作更密切,品種技術引進更快捷。

  他介紹説,落戶試驗區的臺資企業46家,總投資超過25億元,引進臺灣農業新品種超過210個,産業涉足農業種養、食品加工、餐飲、旅遊、電子等領域。時任國民黨副主席章仁香、親民黨榮譽主席鐘榮吉、臺灣中華農學會、臺灣農業合作社聯合社等島內各界70多個考察團共1500多人次先後走訪過玉林。

  “試驗區已成為桂臺、玉臺經貿合作的重要平臺,是臺灣資本産業在大陸西部發展的理想投資地之一。”金湘軍説,臺灣農業發達、農作物品種優良、新品種選育更新速度塊、農業生産科技含量高、具有較強的競爭力,而玉林資源富集、生態良好、勞動力充裕、創業環境優良、與臺灣緯度接近、氣候相似,在産業、市場、資源、人才、技術等各方面有很強的互補性,具有與臺灣合作的獨特優勢和良好基礎。

  金湘軍表示,隨著兩岸進入和平發展的新階段,玉臺合作的領域更加拓寬,玉林願意本著形式多樣、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以本次研討會為契機,通過海峽兩岸(廣西玉林)農業合作試驗區這一平臺,積極開闢合作新路徑、著力推動兩岸在農業品種、生産技術、農産品深加工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多角度的學術交流與産業合作,促進兩岸農業互惠雙贏、共同發展。(記者 鐘寶華)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鐘寶華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