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兩岸海運直航15日實現 20艘船舶同時啟航締造歷史

2008年12月12日 18:05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2月12日北京消息    記者今日從交通運輸部獲悉,12月15日,兩岸海上航運將結束繞航歷史,實現期盼30年的全面、直接、雙向通航。當天,將有20艘船舶從兩岸多個港口同時啟航對開。按目前1000億美元的兩岸年貿易額計算,海運直航後,每年可減少運輸時間11萬個小時,降低運輸費用1億多美元。

  根據《海峽兩岸海運協議》,大陸方面15日將正式開放包括48個海港、15個河港在內的63個港口,臺灣方面開放6個本島港口,和5個“小三通”港口開展海運直航業務。從分佈看,大陸方面開放的港口,從南到北,遍佈沿海和重要河流;臺灣方面開放的港口也涵蓋了其目前主要通商港口。

  據海峽兩岸航運交流協會理事長胡漢湘介紹,15日,兩岸會有20艘船舶同時首航。大陸方面將有包括天津、上海、太倉、福州、廈門、泉州6個港口啟動15條船舶分別直航到高雄、基隆、臺北和澎湖。臺灣方面則有5條船舶分別從高雄、基隆和臺中直航到天津、上海、太倉和廈門。

 

  據透露,兩岸物資往來90%以上需通過海運進行。海運直航後,以兩岸年貿易額1000億美元,年運輸量7000萬噸計算,每年可減少運輸時間11萬個小時,降低運輸費用1億多美元。

  而此前,兩岸海上的間接通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為兩岸經貿往來提供了必要的運輸服務,但運輸成本高。運輸效率低。以一艘500箱位、總噸為12000噸的集裝箱船經營上海與高雄間為例,經日本石垣島繞航運輸,每個航次運距增加30%,運輸時間增加近一天,運輸成本增加2萬多美元,平均每噸貨物增加運輸費用3個多美元。

  海運直航帶來的利好,不僅澤被海運業者,以及煤炭、砂石、油品、化工等各領域,更可為兩岸業者帶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更大的商機,為兩岸經貿關係發展注入新的活力。胡漢湘表示:在兩岸共同應對全球性金融危機的今天,兩岸攜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為重要、更為迫切。

 

  胡漢湘透露:雙方相互開放的港口完全能夠滿足當前和未來一個時期兩岸經貿交流的需要,無論從數量還是分佈上,大陸開放的港口都使臺灣業界相當滿意。“雙方商定,今後還可視兩岸經貿發展的需求,開放新的港口。

  據悉,海運直航協議簽署後,交通運輸部為協議順利實施作了大量準備工作,于12月12日發佈了《關於臺灣海峽兩岸間海上直航實施事項的公告》和《臺灣海峽兩岸直接通航船舶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並將於12月15日正式實施。交通運輸部也將按照平等參與、有序競爭、雙向直航、互惠互利的原則,結合兩岸貿易、人員往來和航運市場狀況,對運力投放進行調控,預計總運力水準控制在90艘左右。

  目前,交通運輸部相關業務主管部門正在抓緊時間為從事兩岸海上直航的公司和船舶辦理相關手續。(記者 李徽)

 

   附:海峽兩岸海運直航大陸港口(港區)名單(共計63個)

  丹東、大連、營口、唐山、錦州、秦皇島、天津、黃驊、威海、煙臺、龍口、嵐山、日照、青島、連雲港、大豐、上海、寧波、舟山、臺州、嘉興、溫州、福州、松下、寧德、泉州、肖厝、秀嶼、漳州、廈門、汕頭、潮州、惠州、蛇口、鹽田、赤灣、媽灣、虎門、廣州、珠海、茂名、湛江、北海、防城、欽州、海口、三亞、洋浦等48個海港,以及太倉、南通、張家港、江陰、揚州、常熟、常州、泰州、鎮江、南京、蕪湖、馬鞍山、九江、武漢、城陵磯等15個河港。

  海峽兩岸海運直航臺灣方面港口(港區)名單(共計11個)

 

  基隆(含臺北)、高雄(含安平)、臺中、花蓮、麥寮、布袋(先採專案方式辦理)等6個港口,以及金門料羅、水頭、馬祖福澳、白沙、澎湖馬公等5個“小三通”港口。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徽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