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大環境不景氣 臺民眾潛在憂鬱症患者發病率激增

2008年09月09日 13:1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9月9日消息 在世界自殺防治日(9月10日)到來之前,因經濟不景氣而不斷增加的潛在憂鬱症患者的發病比例受到臺灣媒體關注。據臨床觀察,島內近來因為憂鬱症求診的患者,常見原因與經濟問題有關,包括中年失業、收入差等,還有大學生因為害怕找不到工作,故意延後畢業逃避,焦慮到登門求診。

  據臺媒報道,統計顯示,臺灣患憂鬱症的盛行率推估約有100萬人,15歲以上民眾有8.9%患有中度以上憂鬱,重度憂鬱則有5.2%,但卻有超過七成的民眾輕忽憂鬱症或沒有就醫。而大環境不景氣,股市跌跌不休,讓更多民眾快樂不起來。臨床觀察發現,經濟壓力、失業、沒有競爭力等問題,成為近來患者常見的憂慮原因。

  不僅職場民眾被經濟壓力壓得憂鬱,在校的大學生也在煩惱以後的出路,據島內某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張家銘舉例説,日前有一位今年應該畢業的大四男生因為焦慮來看精神科,了解後發現,該學生故意延遲畢業,理由是因為害怕自己找不到工作,不敢踏出校園。

  臨床上還有一位年僅22歲的男模,也是因為課業與工作壓力導致憂鬱發病,全身酸痛下半身麻痹。起初他以為是骨頭問題,多次求診骨科,最後轉到身心科,才找出憂鬱症的病因。醫師呼籲,憂鬱症是可以緩解的,要適時就醫,不要輕易放棄治療。

  9月10日是世界自殺防治日,島內十大憂鬱症防治團體共同推動成立“臺灣憂鬱防治聯盟”,希望整合各方資源,打造全臺性支援網路,並展開相關講座活動,倡導專業診斷、親友支援及持續治療觀念,降低自殺悲劇發生率。(趙靜)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