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基隆河大量魚群暴斃已撈獲9噸 酷熱缺氧是主因

2008年08月21日 15:2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9天內基隆市七堵區基隆河段浮上達9噸死魚。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台灣網8月21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位於臺灣北部的基隆河,自12日起天天都有大量魚群暴斃,60位清潔隊員從早到晚輪班工作,迄今已撈獲9噸死魚,基隆市環保局表示,死魚事件和污染沒有關係,酷熱造成河水溶氧量低才是魚群暴斃主因。

  據臺媒報道,8月12日至20日,基隆市七堵區從大華橋至七賢橋的基隆河段與安樂區基隆河支流的大武侖溪,頻傳魚群暴斃,民眾議論紛紛,懷疑是工業廢水污染河川。

  據報道,基隆市環保局每天動員近60位清潔隊員從早晨6時至傍晚5時,輪班打撈死魚,至昨日下午,撈獲死魚達9噸,隊員個個撈魚撈到手軟。直呼“沒見過這麼多死魚!”

  基隆河最近幾天傳出有大量魚群暴斃死亡,基隆市長張通榮也立即要求基隆環保局調查原因,對此,基隆市環保局長江山鑫表示水質監測數據都是正常的,死魚事件和污染沒有關係。他指出,其中12日是基隆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不慎,泥漿流入大武侖溪所致;15日是民眾在大武侖溪畔舉辦法會,所放生的百餘公斤溪哥魚不適應基隆河濁度而暴斃,其餘均為缺氧死亡。

  江山鑫解釋,河川含氧量在3至5PPM(PPM,濃度單位,1ppm即百萬分之一)區間為正常值,但基隆連續10日高溫未雨,基隆河含氧量大幅滑落至0.3至0.6PPM,導致魚因缺氧大量浮上河面死亡。

  基隆市環保局強調,死魚水域離自來水公司抽水站取水口甚遠,且已完成打撈,市民用水安全不受影響。

  據了解,未來如果魚群暴斃狀況持續,甚至惡化,臺“環保署”可能協調河道上游攔水設施放水,改善生態流量。(朱毅)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