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奧運點燃殷殷兩岸情 中華民族在北京主場相擁

2008年08月08日 17:2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資料圖:(左)3月12日,中華臺北棒球隊以5比0力克澳大利亞,球迷打出“北京,我們來了!”的字幅。(右)8月6日,中華臺北奧運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村舉行升旗儀式。

 

  台灣網8月8日北京消息 7年前,當薩馬蘭奇在莫斯科念出“The city of BeiJing”時,全世界的華人都看到何振梁與吳經國兩位老人熱淚奔流緊緊相擁。7年以後,奧運再次點燃了殷殷兩岸情,把兩岸中華兒女凝聚在一起。

 

  “金風雨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在這個沸騰的八月,兩岸的中華兒女相逢在奧運舞臺上,兩岸中華民族在北京主場深情相擁,百年盛事讓兩岸中華民族在世界舞臺上共同大放異彩。

 

  主場——中華臺北隊出動史上最大陣容

 

  8月3日下午四點半,當中華臺北隊一行45人從首都機場的安檢口魚貫而出時,等候多時的媒體瞬間騷動。但列隊相迎的遠遠不止幾十家媒體,等候這支隊伍的還有無數的獻花與問候。“甚至連過往的旅客看到他們都不自覺地停下腳步送上微笑與掌聲。”

  雖然對接機有所準備,但北京方面的熱情,仍是讓中華臺北奧委會秘書長陳國儀感到驚訝和激動。團長蔡賜爵更是用“感受到了主場作戰的氣氛”來表達所感受到的親切。

  在中華臺北奧運代表團入住奧運村的升旗儀式上,北京奧組委副主席、北京奧運村村長陳至立特別用閩南語對他們表示歡迎。讓團員們感到“説起來很地道,聽起來很親切”。而奧運村裏的週到服務更是讓很多團員感到“有家的感覺。”

  本次參加北京奧運會的中華臺北代表團人數創下了臺灣地區參加歷屆奧運會之最——達到了空前的137人。蔡賜爵表示:“我們希望能和大陸同胞共同、並肩來爭取團隊的榮譽,讓我們一起創造中華民族的榮耀!”

  8月4日,中臺辦、國臺辦主任王毅在北京表態,臺灣選手無論參加哪項比賽,都完全可以把北京當作主賽場,大陸同胞一定會為他們加油助威。

  北京!主場!成為了兩岸同胞共同的心聲。

  支援——島內政要商界百餘名流共襄盛舉

  早在今年的四月份,前來北京與胡錦濤會見的連戰就表示:一定會來參加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一個月後,登陸參訪的吳伯雄也表達了同樣心聲。最近半個月以來,包括宋楚瑜、郁慕明等臺灣泛藍陣營大佬陸續敲定成為北京奧運開幕式的座上賓,共同見證這一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偉大時刻。此外,包括島內眾多縣市長和民意代表皆共襄盛舉。這些對奧運的支援之舉,充分顯示了舉辦北京奧運會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心願。

  而包括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臺灣廣達電腦創始人兼董事長林百里、NVIDIA首席執行官兼總裁黃仁勳等商界名流也均如期赴京為奧運會開幕式加油添彩。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在8月7日會見吳伯雄時,也特別對熱情關心、大力支援和積極參與北京奧運會的臺灣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謝。

  中臺辦、國臺辦主任王毅也在幾天前表態,每一位臺灣同胞都是我們的客人,我們將熱情、友好、善意地接待他們,妥善、週到、細緻地安排好行程,力爭使每一位客人的北京奧運之行都能順利和圓滿。

  事實也正是如此。不僅臺灣運動員在北京得到了最熱情地接待和最週到的照顧;就連在開幕式前文藝表演的“高金素梅文化團隊”演出地點都在綵排後重新安排到了正對主席臺的絕佳位置;而北京各方面為了讓臺灣各屆人士如期出現在8日開幕式上,特別提供了處理這批人士相關入境手續的 “綠色通道”,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就是為了讓大家共同見證這一中華民族的偉大時刻。

  參與——臺灣同胞通過各種形式為奧運加油添彩

  而廣大的臺灣民眾參與奧運的熱情更是貫穿了北京奧運申辦、籌辦、舉辦的全過程,本屆盛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一次屬於全體中華民族的歷史性盛會。

  高金素梅文化團隊的百名臺灣少數民族演員,是開幕式當晚的文藝演出中唯一代表臺灣地區的藝術團。她們已經來到北京將近兩周,進行了三場大綵排和無數場小排練。她們的表演被奧組委給予“真善美”的高度評價。高金素梅認為:能站在北京奧運的舞臺上,是令全體臺灣民眾感到自豪的事,8日開幕之夜,我們會讓鳥巢驚艷!

  臺灣籍火炬手林清發是北京臺協會長,6日剛剛在故宮前完成傳遞,他認為:奧運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時刻,作為火炬手,身上擔負著的是無數臺灣同胞的殷殷奧運情,每一步都凝聚著深深份量。而像林清發這樣的火炬手,遍佈在火炬傳遞的路線上的很多省市。散落在華夏大地上的臺商、臺胞,隨著中華民族盛大的脈動,被點燃激情、傳遞夢想的和平之火,緊緊勾連在了一起。

  而更多的臺胞則在志願者的隊伍中踐行著自己的價值。臺生、臺商、臺屬,還有遠道從島內趕來特別參與志願活動的民眾。浩浩蕩蕩的隊伍將進駐到各大場館,為運動員與觀眾提供最週到的服務。這裡面除了年輕一代,更有的已人過中年。林清發的夫人就是一位,但她表示:雖然預計到工作會很辛苦,但是面對百年一次的光榮時刻,再辛苦也值得,因為我們沒有缺席。

  兩年前,400位在北京參與全國臺聯夏令營的臺灣青年幸運地獲得了主辦方的奧運金卡,兩年後的今天,他們再次來到北京,將前往棒球、曲棍球、射箭等賽事現場,近距離為臺灣健兒加油助威。除此以外,這批臺灣青年還將故地重遊,登上京津高速列車,全方位感受奧運給北京帶來的巨大變化。

  而更多的臺灣同胞則已經或者將要踏上為奧運喝彩的征程。由島內近千人自發組織“臺灣加油隊”,集結起了各行各業的人士,他們已于近日先後在北京雲集,準備為兩岸運動健將喝彩。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這支“千人加油隊”幾乎都是“自費一族”。臺灣加油隊發起人之一的李昆森更表示,期望出現兩岸民眾攜手共為兩岸體育健兒喝彩的場面,展現中華民族相互融合的精神。

  分享——臺灣各行業借奧運爭相起舞

  就在8月1日,包括鳳梨、楊桃、芭樂、芒果等在內的10噸臺灣“水果中的F4”光榮衝進奧運村;早早成為北京奧運會贊助商的統一集團兩年來借奧運商機在同類品牌種獨領風騷;臺灣仙蒂蕾娜舞蹈服飾公司成為本屆奧運會510名拉拉隊隊員服飾的獨家贊助商和製造商;捷安特自行車全程贊助了奧運會中國代表團女子自行車車隊比賽用車……無數臺資企業在奧運商機中成為弄潮明星,而大陸方面提出幫助臺灣企業分享奧運商機的承諾正在一一兌現。

  同樣準備摩拳擦掌在奧運舞臺上一顯身手的還有“最敬業的”臺灣媒體。北京奧運會賽事即將登場,臺灣三大電信業者之一的中華電信早已獨家取得臺灣地區北京奧運新媒體轉播權,將全程轉播北京奧運會。此外臺灣電信業競相推出增值服務,並提供3G行動電話客戶免費看奧運的服務,以趕搭奧運商機這趟快車。

  島內各大報紙均已開闢奧運專版進行全方位報道。各電視媒體、新聞網站也全天滾動播發中華臺北隊備戰及北京奧運會的相關新聞。臺灣中時集團派出了近40名記者及技術人員組成的龐大報道團隊。有臺灣媒體記者表示:對於奧運,自己關注的不僅是賽事,更在於奧運給北京帶來了什麼以及可以給北京留下什麼。

  8月8日,北京以從容的姿態迎接著八方賓朋。但最美麗的風景,莫過於兩岸的中華民族在這裡共用主場優勢,共同分享東道主的榮光。正如有網友在網上撰文寄情:“海峽兩岸,同宗同族,凡我同胞,共榮共辱。當奧林匹克的火炬翻過千山遠涉萬水,終於來到這古老而又年輕的東方,中華民族以不可分割的姿態來迎接這份激情與夢想。”

  這濃情歡聚的歷史時刻,註定為乘風破浪的兩岸關係再次寫下濃墨重彩的壯麗篇章。(李徽)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鐘寶華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