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周美青開專欄暢談育兒經:帶孩子“看畫展”(圖)

2008年08月07日 10:4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元中為媽媽周美青畫的素描,刊載在臺灣《子天下》刊號中的周美青專欄。
 

  台灣網8月7日消息 馬英九夫人周美青應島內親子及教育雜誌《親子天下》雙月刊之邀首度執筆專欄,首篇文章名為《去看藝展吧!》,文中提到,“看畫展“是她最重要的家庭藝術教育。

  據臺灣媒體報道,馬家的兩個女兒出身政治家庭,卻有志一同選擇念藝術。大女兒馬唯中是美國紐約大學博物館係碩士,目前在國際爆破藝術家蔡國強的工作室中工作;二女兒馬元中則念美國羅得島布朗大學藝術系。如何培養女兒的藝術才華,周美青的答案很簡單:從小帶她們參與藝術活動、看畫展。

  周美青在文中透露,帶孩子看畫展,原本只是為了想培養孩子“一點美感”,沒想到卻激起她們“內在對藝術的好奇與熱情”。為了回答孩子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周美青買了許多書、留意報章雜誌的報道,並在展覽前和孩子“一起做功課”。她認為,這樣才能讓孩子看畫時更進入狀況,“不只是隨意的瀏覽,忽略每幅作品背後真正的靈魂”。

  周美青表示,她希望孩子看畫時,“除了被美麗的筆觸感動,也能感受畫家想傳達的理念與價值觀”。她以米勒為例,好畫家“往往透過畫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觀點,反映出他們自身的社會背景”。米勒的《拾穗》、《晚禱》,是“對農民與農村文化的細微觀察與體認,將農民的淳樸敬天與草根堅毅的性格,生動地展現在畫上。”

  當年的小毛頭,如今長成藝術學生與藝術工作者。“女兒小時候,是我引導她們;這幾年,換成我跟隨她們去看展覽,由她們為我‘畫’説從頭。”文中並刊出馬元中素描周美青的畫像,透露周美青“有女長成”的欣慰與驕傲。

  至於為什麼願意為《親子天下》提筆?周美青在推薦文中表示,父母親在孩子的成長與學習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在這個漫無止境,課程又多綱多本的訓練過程中,做父母的,一天都不敢缺席”。 (雲鵬)

更多內容請關注臺灣頻道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