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葉克冬:努力營造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

2008年06月24日 14:4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6月24日北京消息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葉克冬24日在京表示,兩岸關係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希望兩岸媒體人在新形勢、新機遇面前,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努力營造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

  2008海峽兩岸廣播交流研討會24日在京舉行,葉克冬在致辭中首先肯定了兩岸新聞交流在兩岸關係發展進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他指出,20多年來,兩岸關係發展所取得的每一個進步,都包含著兩岸新聞界朋友的辛勞,兩岸新聞工作者不僅是兩岸新聞交流的開拓者和實踐者,也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宣傳者和推動者。他説,20多年來,兩岸新聞交流與合作領域不斷擴大,形式日益多樣,內容越來越豐富,截至2007年年底,來大陸採訪的臺灣記者累計已達15000人次,大陸記者赴臺採訪也近1000人次;大陸累計批准13家臺灣媒體在北京、上海、福州、成都、廣州、昆明等地駐點採訪,每次採訪時間可長達半年。

  葉克冬同時指出兩岸新聞交流並非一帆風順。大陸記者赴臺採訪遇到過許多人為障礙,導致兩岸新聞交流長期處於不平衡狀態。兩岸新聞從業人員一直希望兩岸新聞交流能夠進一步擴大,能夠不受政治分歧的干擾而順利發展。

  葉克冬表示:當前,臺灣局勢發生積極變化,兩岸關係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這也為兩岸新聞交流取得新突破帶來希望。不久前四川汶川發生特大地震,兩岸記者迅速趕赴災區,及時發出現場報道。臺灣同胞踴躍捐助,體現出深深的同胞愛、骨肉情。海協會、海基會的協商在中斷9年之後得以恢復並迅速達成協定,兩岸數百名記者雲集現場向世人做了及時而充分的報道。現在,兩岸同胞正在積極準備迎接週末包機直航和大陸居民赴臺旅遊的首發團,這將成為兩岸新聞界關注的又一焦點。這一切説明,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為兩岸新聞交流與合作提供了更精彩的主題、更生動的形式、更豐富的內容和更廣闊的天地。

  葉克冬指出:在新形勢、新機遇面前,海峽兩岸新聞工作者應該切實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獨特優勢和作用,努力營造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

  他建議:第一,海峽兩岸新聞工作者應當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和高度,來認識兩岸新聞報道的社會責任,進一步發揮促進兩岸同胞相互了解和增進感情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第二,兩岸新聞交流與合作應當在新形勢下乘勢而上,努力尋求新的突破,爭取實現更大更新的格局。

  他指出:雖然兩岸的社會制度、意識形態和新聞輿論環境有所不同,但新聞事業反映客觀事實、追求真知真理、傳播社會公義的理念和責任應該是一致的。雙方完全可以在保持個性的同時尋找共性,求同存異,互相吸取經驗,取長補短,使彼此的交流合作更上一層樓。

  葉克冬表示,國臺辦將一如既往地積極推動兩岸新聞交流,將以更加開放的態度,採取更為積極的措施,鼓勵和支援兩岸新聞界開展多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推動兩岸媒體早日實現互設常駐機構。將繼續為臺灣記者來大陸採訪做好服務工作,協助兩岸媒體合作採訪涉奧新聞及奧運籌備情況。只要是對兩岸新聞交流有益的事情,我們都會努力推動,並且認真做好。

  葉克冬在致辭中透露,臺灣主管部門即將恢復新華社和人民日報在臺灣駐點採訪。“三年前陳水扁當局粗暴無理的做法終於被糾正了,我們對此表示歡迎。” (李徽)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李徽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