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特寫:全國政協臺籍新委員駱沙鳴的一天(圖)

2008年03月04日 10:1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盟新政協委員駱沙鳴在全國政協會議十一屆一次會議開幕前坐在人民大會堂專屬自己的座位上,讓同伴記錄下這個春天裏最有意義的瞬間。

 

  台灣網3月4日北京消息   3月3日,首都北京風和日麗。這一天是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開幕的日子。對臺灣民主自治同盟界別新政協委員駱沙鳴來説,這一天意義非同尋常,下午3時,他作為臺盟十一屆政協委員進行參政議政的序幕,將伴隨著大會的開幕正式拉開,他熱切地期盼著這一莊嚴時刻的來臨。

 

  這一天,新政協委員駱沙鳴早早起床,做開幕前的最後準備。當早春的朝陽將金暉灑遍首都北京時,他已在住地賓館的寫字桌前工作了一個多小時,撰寫他向本次會議提呈的第18件提案。

 

  駱沙鳴,臺盟界別第十一屆政協委員。籍貫:臺灣新竹,現居福建省泉州市。五官科主任醫師,臺盟中央委員、臺盟福建省委常委、臺盟泉州市委會主委、福建省政協委員。他所提“建立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學習型城市”等多項提案被泉州市相關部門做為重要提案採納,並在付諸實施後取得顯著成效。他能夠當選臺盟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可謂十年磨一劍,功到自然成。
  

  首次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駱沙鳴,為了履行好參政議政和民主監督職能,進行了全力準備。他再度對多黨合作和政協協商制度進行了深入學習研究,並向資深政協委員虛心請教參政、議政經驗。而準備工作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他多年來關注兩岸和祖國建設的18件新提案,這18件提案,他準備了一年多,內容涉及政治、經濟、文化、民生、生態保護等諸多領域,其理性而又飽含真情的文字,處處彰顯著這位臺籍新政協委員憂國憂民、心繫兩岸的赤子情懷。

 

  提案中即有對濕地保護、海洋資源開發等生態保護的建言,也有對涉臺婚姻群體、外來務工人員以及老人的關愛。身為醫生,駱沙鳴委員對患者中的弱勢群體尤為關注,提出了完善醫療責任保險促進醫患和諧的建議。作為生活在大陸的臺籍人士,兩岸都有他的親人,兩岸同胞都是他的鄉親,兩岸協作共贏、和諧發展是他夢寐求之的夙願,因此,在提案中有5 件為涉臺建言,其中既有對兩岸合作進行資源開發、造福兩岸鄉親的提案,也有兩岸應互相借鑒,勿步對岸失誤後塵的建言。

 

  身為一位主任醫師,駱沙鳴委員日常工作的繁忙可想而知,能夠在工作之餘完成如此多的提案,其對祖國、對兩岸同胞的拳拳之心,令人感佩。

 

  上午10時30分,新政協委員駱沙鳴終於將18份提案全部完成,呈交大會提案組。至此,他已是臺盟政協委員在本次會議中個人提案數量最多者。完成了參會的所有準備,駱沙鳴才抽出時間和記者聊了起來。提到當選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仍然能夠感受到駱沙鳴的激動。他説:“能夠步入全國參政議政的最高殿堂,為國家建設建言獻策,真的非常榮幸,但是也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身為全國政協的臺籍委員,更應當情係兩岸鄉親,高瞻遠矚,胸懷兩岸未來。”

  説起下午即將開幕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新政協委員駱沙鳴坦言,自己“很激動、很興奮,非常熱切地期盼這一莊嚴時刻的來臨”。他還透露:“我昨天已經在人民大會堂感受了一下開幕大會時自己的坐位,10排16號,在過道邊上,非常好的位置,呵呵”。


  下午2時許,莊嚴肅穆的人民大會堂外,春風和熙,五星紅旗在藍天的映襯下愈顯鮮艷。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的新政協委員駱沙鳴懷著激動的心情,與臺盟政協委員們一起邁著堅定自信的步伐,匯入2000多名政協委員中間,步入人民大會堂,首次參加一年一度的全國政協盛會。


  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水仙花飄來陣陣清香。雖然駱沙鳴也曾作為遊客參觀過這座殿堂,但是今天,他以全國政協委員的身份,首次坐在專屬自己的位置——10排16號,與各黨派及無黨派人士一起參政議證,他請同伴用鏡頭為自己留下了這生命中富有意義的瞬間。至此,他將在未來的五年裏,每年來到這個心中的聖殿,為鄉親、為兩岸、為民族、為國家履行一名全國政協委員的神聖職責和使命。(董文萃)

 

 

清晨,駱沙鳴委員早早起床,伏案撰寫第18件提案。(攝影:張弛)

 

  進入兩會特別報道專題>>

 


  駱沙鳴簡介:


  籍貫:臺灣新竹,現居福建省泉州市,五官科主任醫師,並任臺盟中央委員、臺盟福建省委常委、臺盟泉州市委會主委、福建省政協委員。


  當選全國政協委員以前,駱沙鳴參政提案主要立足居住地福建省泉州市,多項提案被採納並取得實效。其所提關於在泉州建立臺灣農民創業園的提案被泉州市政府採納,現已設立多處臺農創業園,吸引越來越多臺灣農民來大陸創業;關於臺胞子女就近入學、平等對待、適當照顧的建議,也被泉州教育局採納,切實解決了臺胞子女就學的問題;關於法院對涉臺案件邀請臺胞做人民賠審員的提案被泉州法院採納,進一步體現了大陸法制的民主、公平和公開;關於將泉州市建設學習型城市,提高市民素質、品味以及人才培養和聚集力,為臺灣鄉親在大陸發展提供有吸引力的平臺的提案,亦被泉州市政府採納,並出臺了泉州市建設學習型城市的意見,在全市實施。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董文萃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