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島內未婚生子逐年增 專家吁情人節勿留“後遺症”

2008年02月14日 07:5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2月14日消息 在情人節到來的前夕,有臺媒以臺當局“內政部”的一項統計提醒島內民眾別留下不浪漫的“後遺症”。據這項統計顯示,近年臺灣女性生産數雖然直線下降,未婚生子的比例卻連創新高,去年有近9千名非婚生子女出生,估計每22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非婚生子女,佔整體出生比例的4.4%。

  據臺媒報道,臺灣總生育率去年再創新低,出生的新生兒僅244400多人,比10年前的326000人足足減少了12萬餘人。雖然生育數快速下滑,但近5年未婚生子的比例卻持續攀升,從10年前的2.9%、到5年前的3.5%,上升到去年已經超過4.4%,10年來,非婚生子女佔出生總數的比例增加了五成。除了比例增加,非婚生出生人數也創下近5年新高,僅去年就有超過8900名新生兒的媽媽在沒有另一半的情況下選擇生下孩子。

  臺灣馬偕醫院婦産科主治醫師、臺灣性教育協會常務理事徐金源指出,非婚生比例增多,應與臺灣人性態度開放,以致非預期懷孕增加有關。至於哪些意外懷孕的女性會決定把孩子生下來?他表示,理論上來説,應該是“M”型的兩端,也就是較低社會地位以及較有經濟能力的兩端,但從臨床上來看,也有半大不小的大孩子想把孩子生下來。

  臺灣女人聯線秘書長蔡宛芬認為,非婚生子女人數的增加與當局沒有正視青少女的情慾問題,在性教育的方向始終曖昧不明有關。臺灣兒福聯盟執行長王育敏認為,臺灣的未婚懷孕仍然以非預期懷孕為主,與歐洲女性出於女性自覺、加上政府會幫助扶養而決定獨力生養孩子的情形大不相同。

 

  專家們提醒,目前臺灣的社會福利政策對於單親撫養並不夠完備,除非做好萬全準備,或者另一半趁機求婚,否則可別在節慶氣氛的催化下,讓自己成為未婚媽媽。(趙靜)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