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灣首例被人工心臟成功救活的5歲換心病童出院

2008年01月17日 11:2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月17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臺北榮總醫院去年10月18日為一名因罹患“擴大型心肌病變”命危、卻苦等不到捐贈心臟的5歲病童湯湯,緊急裝置自德國空運來臺的“兒童人工心臟”,後湯湯在人工心臟的支援下維持生命,並幸運地在25天后等到一顆來自13歲車禍腦死少年的心臟,去年11月12日完成換心,並於近日出院。據指出,這是島內首例為心臟衰竭兒童裝置人工心臟的成功案例,更是全亞洲年紀最小裝置人工心臟的紀錄。

  據報道,臺北榮總醫院心臟外科主治醫師張效煌説,5歲大的湯湯4個月大時因反覆感冒,檢查發現罹患不明原因的擴大型心肌病變,4歲開始漸漸出現呼吸易喘、活動耐力變差、容易感冒的虛弱徵兆;去年7月中,湯湯病情惡化,8月1日住進該院兒童加護病房治療並等待換心。

  等心的2個多月期間,湯湯心臟功能日漸惡化,醫院評估後,去年10月9日幫已處於心臟衰竭末期的湯湯自頸部裝置體外心肺迴圈機(葉克膜),並進行氣管插管維持生命,同時檢查發現湯湯自己的心臟當時幾乎已沒跳動,而換心的黃金時間僅有7天。因為經驗顯示,裝置葉克膜超過7天后,如果出現敗血症,就算換心也會高達75%會失敗、活不過1個月。

  家屬與醫療團隊討論3天后,決定為湯湯裝置人工心臟,隨即以“緊急人道醫療處置”向臺當局“衛生署”項目申請進口,緊急聯繫全球唯一産制兒童人工心臟、也是臺北榮總的建教合作醫院“德國柏林心臟中心”求助。去年10月17日,德國柏林心臟中心以空運方式送出一顆單價160萬台幣、適合於湯湯體型的人工心臟,在30小時後飛抵達臺灣;醫療團隊在10月18日晚經過7個小時的手術,為湯湯裝置完畢。

  張效煌説,在等待人工心臟期間,靠葉克膜為生的湯湯陸續出現腎功能下降需洗腎及胃出血等並發癥,但裝置人工心臟後,湯湯的全身血液迴圈幾乎立刻恢復正常,惟因為肺臟有出血、肺功能只剩不到二成,所以配合葉克膜維持支援肺臟功能後,于一週後卸除葉克膜。

  11月12日,湯湯萬分幸運的獲得一位因車禍腦死亡的13歲少年捐贈的心臟,醫療團隊為他完成換心手術後,今年1月出順利出院。張效煌説,湯湯是臺灣首例,也是目前亞洲第三例植入兒童人工心臟案例,且湯湯是全亞洲植入人工心臟患者中年紀最小的;前二例兒童人工心臟在香港進行,分別用於8歲與9歲的病患。 (趙靜)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趙靜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