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檢方列4理由上訴馬英九特別費案 法界批自我矮化

2008年01月10日 08:4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月10日消息 臺“高檢署”不服馬英九特別費案二審無罪判決,認為有四項適用“法則”不當,昨天上訴臺“最高法院”。臺“高檢署”並聲稱,上訴目的是讓臺“最高法院”以終審法院的地位,對特別費爭議做出統一見解。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高檢署”昨天上午11時決定上訴,11時30分已將上訴書送交臺“高等法院”,轉送臺“最高法院”。對於檢方以四大理由提出上訴,臺“高等法院”合議庭表示尊重。


  臺“最高法院”則指出,收到上訴書之後,因屬於重大社會矚目案件,依規定會優先分案審理;至於會不會在“大選”前宣判,要看收案的合議庭態度。

  另據報道,臺檢方對馬英九特別費案提起上訴,還強調希望讓臺“最高法院”統一見解,有島內法官批評這根本就是推責任;也有檢察官説簡直是自我矮化,已失檢察體系的主體性。

  有法官質疑,特別費性質的認定如果真有爭議,“法令”規定不明確,依法利益應歸被告,檢方當初怎麼會起訴?起訴一再被判無罪後,為何還提上訴?另有法官説,過去從沒聽過檢方內部意見不一致,要靠臺“最高法院”來統一見解,提供檢方辦案參考。

  也有檢察官認為,“天底下沒有檢察官上訴的目的,是要最高法院再為地院(地方法院)、高院背書”。

  另一位檢察官認為,臺“最高法院”一個庭表示意見後,檢察官就完全接受、臣服,豈不代表檢察官原來的堅持及“法律”確信都是假的?(周先)

  附:臺“高檢署”上訴書列舉四項上訴理由:

  一、證據能力問題,“高院”判決認為臺當局“行政院主計處”、“法務部”對於特別費屬於薪資實質補貼的法律見解,“高檢”認為法律見解屬於“傳聞證據”,沒有證據能力。

  二、“定額統籌概算型費用”是“高院”判決書中自創的看法,特別費領據列報就屬於定額統籌概算型費用。“高檢”質疑,現行預算、審計、主計、會計“法規”都沒有這個概念,也沒有“法源”依據,判決依據為何?

  三、“高院”判決指“領據特別費”的核銷程式多年來已形成行政慣例,並産生“行政習慣法”的效力。“高檢”反駁,特別費到底是薪資實質補貼或一定要因公支用,爭議不斷,並未形成行政慣例。

 

  四、“高院”判決認為“領據特別費”是薪資實質補貼,用領據請領後即視為因公支出,但又非個人所得;或稱已喪失公款性質,而屬於具領“首長”所有;或屬於“首長”個人所有,應做為公務上之交際應酬犒賞使用。“高檢”認為明顯地前後論述不一,互相矛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