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當局統計稱全臺去年逾4萬家公司倒閉 創新高

2008年01月07日 08:3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月7日消息 據臺“中時電子報”報道,年關快到了,島內企業老闆與夥計一樣難過。據臺當局“經濟部”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前11月解散撤銷及廢止公司登記的家數高達40800家,創歷史新高,超越過去各年的全年數字;而且,由於12月往往是公司解散的高峰期,此一數字仍將再增加。

  比經濟負成長時更糟

  據臺當局“經濟部”的統計顯示,10年前,島內每年解散撤銷及廢止的公司家數大概維持在2萬家上下,近7年則上升到3萬多家,但即使是經過2001年經濟負成長的衝擊,2002年倒閉的公司家數也只上升到38000多家。相較之下,去年統計到11月就超越4萬家,景氣之低迷、公司經營之困難、老闆之難為,可見一斑。

  一位長年協助“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的企管顧問説,去年到“中小企業處”“挂病號”的廠商明顯變多,“除了九二一地震、SARS的時候之外,就屬去年大案子最多”。

  臺灣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林秉彬向媒體訴苦:“老闆真的很難做!”林秉彬認為,去年原料漲勢嚴重,除非資本雄厚,可以先行囤積原料,否則利潤會因此縮減一大截。以到“經濟部”求助的“比利小雞”為例,去年奶粉、糖、麵粉全都漲了,但剛剛蓋了中央廚房的“比利小雞”,因為怕漲價客人跑掉,不僅不調價,甚至還連續好幾月辦促銷,最後終於撐不下去。報道指出,原料頻漲、雙卡風暴,造成內需不振,臺灣企業面臨比2001年經濟負成長時更冷冽的寒冬。

  “政府”反成壓垮企業的稻草

  傳統的“凱因斯理論”認為,內需不振可靠政府消費與投資提振內需。但報道指出,在臺灣,受限于當局債臺高築的情況,不僅無力扮演此功能,反而成了壓死許多産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去年倒閉企業最多的行業,依序為製造業5820家,批發及零售業5792家,營造業4739家。據透露,許多到“中小企業處”求助的營造商都是做公共工程的,因為當局扣尾款或要求廠商搶救工程,結果卻不付錢,導致營造廠週轉不靈。   (趙靜)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