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中正堂”拆匾風波未平 陳水扁又操弄遷“蔣陵”

2007年12月08日 08:53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2月8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道,明年島內“立委”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在即,民進黨發動的“去蔣化”又開始掀起來勢洶洶風潮,臺灣中正堂拆匾風波未平,民進黨又開始操弄“兩蔣陵寢”遷葬。民進黨主席陳水扁昨天稱,明年元月後,臺軍將不再派員駐守兩蔣陵寢。

  風波又起

  據“中央社”報道,陳水扁昨天晚間率領“守護臺灣助選團”為民進黨臺北市“立委”參選人王世堅、高建智、郭正亮站臺。對於近日臺北市中正紀念堂“大中至正”牌匾改名風波,陳水扁炮火全開,“活人都顧不了了,還顧死人?”並稱臺當局“國防部”已經正式發函,由於臺軍整並,明年元月後,臺軍不能繼續駐守“兩蔣陵寢”,希望今年底前完成遷葬。

  臺媒報道稱,在民進黨當局的主張下,臺北中正紀念堂(已更名為臺灣民主紀念館)前主牌樓上的“大中至正”四個大字已于昨天拆除,施工單位將於今天早上開工挂新字“自由廣場”。

  暗潮洶湧

  蔣介石去世後,靈柩暫厝于臺北市南60公里外的慈湖湖畔。1988年蔣經國去世後,也暫厝在約2公里外的“頭寮賓館”,即所謂的“大溪陵寢”。早在今年年初,民進黨主席遊錫堃提出要取消“兩蔣陵寢”的預算、撤走駐守的臺軍“憲兵”。陳水扁隨即聲稱“可以考慮”,後因各界強烈質疑擱置下來。

  實際上,在“去蔣化”掀起洶湧波瀾之前,民進黨已經在明裏暗裏推動這股風潮。今年陳水扁在2月28日前夕宣稱,蔣介石是“二二八”事件的“真正元兇”。陳水扁還把慈湖的“蔣公陵寢”和臺北的中正紀念堂等等認定為“不符合民主潮流的封建産物”,提出將“考慮未來的存廢問題”。這些遺跡便成為這次“去蔣化”行動的重點目標。在此之前,臺軍軍營中拆除了200多座蔣介石銅像。

  在民進黨執政的高雄“中正文化中心”中的“中正”兩字不僅被迅速去掉,其中一座著名的蔣介石銅像更在3月13日晚上被強行拆除。這座蔣介石銅像被切割成30多塊,被媒體稱為“五馬分屍”“大卸八塊”。儘管這次拆除引發了抗議臺灣民眾和警方的衝突,有人甚至下跪哭訴。

  選舉操弄

  有評論指出,如果能把“臺獨政治理想”和選舉利益結合在一起,對民進黨來講更是一個穩賺不賠的買賣。高雄市的蔣介石銅像被切割成幾十塊,讓許多“深綠”人士感到很“解恨”,同時也引起對蔣介石有感情的泛藍民眾的抗議。這樣,雙方勢力會發生情緒和實際上的衝突對立,而這正是民進黨想要的結果。

  如果在未來的一段時間裏,臺灣社會都沉浸在藍綠對抗、族群衝突、省籍情結和“統獨”之爭當中,年底的“立委”選舉和明年的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主軸被定位在意識形態上,而不是經濟發展、百姓生活和執政清廉,這就對民進黨相對有利。(水吉)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