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一條支線一年賠一億 臺鐵欲將四支線全委外經營

2007年10月07日 14:51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0月7日消息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鐵上個月“又”停掉一條鐵路支線,令鐵道迷扼腕。在臺灣,坐支線火車是許多人共同的美好記憶,卻是臺鐵公司的“痛”,因為每條支線一年都虧損一億元(新台幣,下同)以上,因此臺鐵正規畫將包括平溪、內灣、集集、舊山線在內的四條支線全委外經營,弭平財務缺口。

  臺鐵過去擁有十多條的支線鐵路,不過,這十幾年來陸續因為各種原因而停駛或拆除,如今僅剩下三條行駛,“賠錢”是最大的癥結,即使是假日人潮洶湧的平溪、集集等支線,同樣也是“賠錢貨”,成了臺鐵的“燙手山芋”。

 

  報道説,臺鐵主任秘書張應輝表示,雖然支線鐵路很受歡迎,但最多只能開四節車廂,“能載得了多少人”,加上多是短程運輸,票價必須按照臺鐵里程的費率計算,以最長的集集線為例,從起站二水到終點車埕,票價只有四十四塊,平溪線三十元,現在只剩一半的內灣線坐一趟也只是十八元,但臺鐵是一趟車出去要司機、車長還有油錢,還有再加上鐵路維修的費用,根本入不敷出。

  鐵道迷曾建議臺鐵可以採“套票”的方式包裝,例如車票再包含一杯飲料,可以讓旅客坐在火車上觀賞美景,臺鐵也可以有較多的利潤空間,構想雖好,但還是因為卡在“法令”,行不通。

  張應輝説,受限于“鐵路法”,臺鐵不能經營旅行社,否則會“與民爭利”,但在未來“鐵路法”修正草案中已放寬限制;如果支線鐵路的票價可與一般鐵路“脫鉤”,臺鐵就可以有比較大的空間。

  報道稱,在“鐵路法”修正前,臺鐵也只能寄希望於將支線鐵路委外,以BOT的方式交由民間經營,由臺鐵收取權利金,尤其臺灣“林務局”去年成功地將阿里山鐵路標給了宏都集團,也大大鼓舞了臺鐵,加緊委外的腳步,其中舊山線更已計劃在年底招商。

  臺鐵不僅打算釋出舊山線沿線的臺鐵土地,也與當地的臺中縣及苗栗縣政府都已取得共識,完成初步的土地變更,幫業者先排除“障礙”,創造誘因,包括將來沿線要開發興建飯店或觀光設施,都不成問題。

  張應輝説,到時業者可以跟臺鐵租火車,甚至包括火車司機、票務員及車長等臺鐵都可“出租”,臺鐵會負責維修,至於票價及班次都由業者全權決定,臺鐵完全不干涉;若此模式能夠成功吸引民間投資,臺鐵也不排除將剩下的三條支線“如法炮製”。(高大林)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高大林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