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新竹桃園鱒魚復驗合格 業者大嘆被臺當局害慘

2007年09月12日 09:1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9月12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新竹縣尖石鄉及桃園縣復興鄉的鱒魚養殖場,日前遭臺當局“漁業署”檢測含有硝基喃代謝物,兩縣農業局勒令八家養殖場停止販賣,並緊急抽檢復驗。昨日檢驗報告出爐,全部符合標準,業者大嘆被“漁業署”害慘了。

  新竹縣漁會高冷魚類産銷班班長廖雲開表示,“漁業署”將各地未上市鰻魚、鱒魚含藥物的數據,與其他數據混淆並提早上網,以致流言四起,對新竹縣五家業者傷害很大,整整一星期沒法做生意。

  他指出,高冷環境飼養的鱒魚生長緩慢,從魚苗生長到可上市重量五百至七百克,至少需要一年,目前能吃到的鱒魚,必然是去年開始飼養。就他了解,發現殘留藥物那家的鱒魚還未達上市重量,根本未賣出一條。如果臺當局將類似資訊發佈錯誤,將造成漁民嚴重損失。

  新竹縣農業局長范國銓指出,硝基喃一般殘留在魚體時間為五到七天,尖石水溫低、約殘留十天,九月初該局再取樣,送屏東美和技術學院做更嚴格的復驗,未檢出硝基喃代謝物。范國銓指出,臺當局沒有統一事權,相關單位的聯繫工作有落差,應正視問題做改進,以保障消費者權益。

  桃園縣農業局長陳麗玲也表示,縣內三場養殖場檢出結果均符合規範。(高大林)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高大林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