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上海市宴請臺灣優質農産品巡展嘉賓 賓主暢敘交流

2007年07月20日 06:0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7月20日上海消息  “2007台灣優質農産品巡迴展覽”將於20日在首站上海開幕。19日晚,上海市人民政府設宴招待前來參加“2007台灣優質農産品巡展”的臺灣業界300多名來賓,以及其他兩岸各界嘉賓,為他們接風洗塵。

        這次巡展是自2005年大陸出臺一系列惠臺農業政策以來,兩岸首次合作舉辦的臺灣農産品推廣、宣傳、展示、銷售的專門活動,將成為“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常態化的標誌”。

  上海市副市長唐登傑、臺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商務部臺港澳司副司長陳星在晚宴上致辭。農業部副部長尹成傑、國臺辦經濟局局長徐莽、上海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主任周波、上海市農委副主任施興忠、農業部新聞發言人薛亮、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李郡、上海市臺辦主任楊建榮等相關部門領導及臺灣150余個縣市農會代表等出席了晚宴。

  上海市副市長唐登傑在致辭時表示,此次巡展是上海借鑒臺灣地區先進農業生産經驗,加強兩地交流合作,共同推進現代農業發展而創造的一次難得的機遇,上海高度重視與臺灣在這個領域的合作與交流。兩岸同胞血濃于水,堅信兩岸農業合作不僅有著光輝燦爛的前景,也將推動兩岸關係不斷發展,並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唐登傑説,兩岸農業交流活動日益頻繁,通過臺灣優質農産品在大陸的進一步展銷,增進了大陸各界對臺灣農業和臺灣農産品的了解,密切了兩岸溝通,加強了兩岸在農業等領域的合作與交流。由於兩岸農業客觀上存在著互補性強的特點,目前已經形成了兩岸農業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的局面。

  他表示,熱烈歡迎臺灣各界來滬投資創業,上海政府將一如既往地按照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方針,竭誠為臺灣農産品開闢大陸市場提供良好的服務,期望上海今後成為臺灣優質農産品進入大陸的重要集散地之一。

  臺灣省農會總幹事張永成在致辭時表示,自從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首次大陸訪問後,大陸發佈了開放臺灣農産品在大陸銷售的相關政策,使得臺灣農産品能夠更加順利、便捷地進入大陸這個廣闊的市場,也讓臺灣農民深刻了解到大陸對臺灣同胞的關心。

  張永成介紹説,本次巡展有臺灣優質的生鮮農産品包括水果及各類新鮮蔬菜等,更有臺灣400多種富有各地特色的農特産品深加工品。希望能借這次機會增進大陸各地百姓對臺灣優質農産品的印象,能夠使廣大市民感受到臺灣農産品物美、質優、價廉的特點。

  張永成説,今天一下飛機就感覺到上海的天氣和臺灣很相似,這代表著兩岸同胞為了共同的利益而奮鬥的那顆熾熱的心。

  商務部臺港澳司副司長陳星指出,中華民族以農業為本,兩岸人民有著共同的話題。近年來在兩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兩岸農業合作領域不段擴大,合作層次不斷提高,初步形成了優勢互補、合作雙贏的局面。

  陳星説,近年來,大陸通過並實施了多項惠及臺灣農民和促進兩岸農業交流的政策措施,包括對原産臺灣地區的15種水果、11種蔬菜和8種水産品實施進口零關稅措施;並利用展會促進臺灣農産品在大陸的銷售,極大地促進了兩岸農産品貿易的發展。

  據統計,2006年,大陸從臺灣進口零關稅水果3577噸,金額433萬美元,總體分別增長了16%和31%。截止2006年為止,在大陸投資的臺資農企已經達到了5000多家,實際利用臺資近40億美元。

  陳星説,事實表明,兩岸農業交流與合作優勢互補,相得益彰。將臺灣的優良品種、優良技術和科學的管理經驗,以及完善的市場網路,和大陸豐富的勞動力,多樣化的自然資源、較為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健康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相結合,才能使兩岸農業在合作中發展,在發展中進一步提高。我們相信這一次兩岸農業界合作進行的巡展,將為兩岸農業合作的更深層次的發展提供新的合作契機,為兩岸農業的互利雙贏,增進兩岸同胞特別是農民同胞的了解産生積極的作用。(李桂英)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