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馬英九齣版新書指出“去中國化”無法得逞(圖)

2007年06月22日 06:3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馬英九21日以“原鄉精神-臺灣的典範故事”為主題舉辦新書發表會,這也是馬英九第一本完整的“本土論述”,闡述馬英九愛臺灣的真情真意。(臺灣東森新聞圖片)

  台灣網6月22日消息 中國國民黨臺灣地區領導人參選人馬英九21日下午出版新書《原鄉精神》,談論他認為何謂“本土”,何者才是真實的臺灣。馬英九在書裏指出,有人要以“臺灣正名”來推動“去中國化”,從歷史根源和文化意涵上來講都無法達到目的。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道,馬英九在書裏指出,有人要以“臺灣正名”來推動“去中國化”,問題是,1684年清政府改“東寧”為“臺灣”,設“臺灣府”,大量引入閩粵移民,這是“臺灣”做為島嶼名稱的來源,也才有“臺灣人”的稱謂,換言之,無論歷史根源和文化意涵,“臺灣都十足中國化的名稱”,如何以“臺灣正名”達到“去中國化”的目的?

  馬英九認為,“開放,務實,包容,勤奮”都是臺灣人所具有的特質;他雖在香港出生,但仍是當年“父母在臺灣製造”,所以只能算是“香港交貨”而已;他的祖父、父親,都是葬在臺灣,也沒遷葬的計劃。他認為,“本土”不應區分來臺灣的先到後到,“只要愛臺灣,就是本土”。

  報道稱,馬英九説,新書引“原鄉精神”作為書名,是因為他受了早年的著作、後來還拍成電影《原鄉人》的影響;他書裏的文章,多源於他擔任臺北市長時遇到的問題,所做的感想與省思,當時他一開始還不準備出書,後來經好友楊渡提議,才集結成書;書裏文章,多曾散見於各報的投稿,這次只是集結成冊。

  指導表示,《原鄉精神》以三個主軸“典範”、“淬煉”、“堅韌”,來區分臺灣的“本土精神”。其中在“典範”方面,馬英九緬懷滿懷希望的年代,感念劉銘傳、李友邦、蔣經國等人對臺灣的貢獻,認為後繼者應有傚法他們的雄心,才能使臺灣更上一層樓。

  在“淬煉”的部分,馬英九認為,臺灣這時期族群團結,是創造臺灣經濟奇跡、和政治奇跡的基礎,也是社會不可撼動的磐石。馬英九在這部分裏,也對“二二八事件”、“五四運動”或是原住民權益問題,都有提出看法。

  在“堅韌”這部分,馬英九從改革選舉文化到如何再造“臺灣精神”,都提出他的看法。他認為,臺灣民主發展至今,權力制衡應屬必要,但民主應是競爭而非鬥爭。 (雲鵬)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