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319案真調會”:扣案彈頭非來自唐守義(圖)

2007年03月19日 06:42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三一九槍擊案”今天三週年,第二屆“三一九真調會”召委王清峰昨天説,唐守義集團的鉛彈頭未經車床加工,與槍擊案扣案子彈不同,顯示子彈非來自唐。(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3月19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臺灣“三一九槍擊案”今天三週年,島內檢警雖已將全案偵結,但“三一九真調會”依然質疑該案結論。“真調會”昨天指出,從檢警公佈的資料,唐守義賣槍集團製造的鉛彈頭明顯未經車床加工,與“三一九槍擊案”的扣案子彈不同,顯示該案子彈非來自唐。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真調會”昨天舉行“從科學鑒識談三一九槍擊事件”座談會,“真調會”委員、臺灣警察大學鑒識係教受李俊億就檢警項目小組提出的不起訴書及調查報告等官方資料,做詳細比對,提出“兩顆子彈的彈頭刮痕不同”、“子彈裝不進槍管”等八大疑點。其中對於專案小組認定兩顆子彈都來自唐守義集團部分,李俊億以“車床族的密碼”形容,指出扣案的鉛彈頭並非來自唐守義集團。

  李俊億説,警方後來在槍案現場查獲的扣案鉛彈,提供李昌鈺博士鑒定結果顯示,鉛彈頭上的環形紋線等痕跡,是車床車制加上手工具磨制而成;不過,項目小組公佈警方當初從唐守義販賣給陳柏彰等人的鉛彈頭數據照片,卻顯示唐守義集團製造的鉛彈頭相當平滑,只有手工具銼刀磨痕,並沒有車床車制的環形紋線等痕跡。

  據報道“真調會”最新發表的報告指出,臺“刑事局”扣案彈頭並非唐守義集團所製造,檢警項目小組應繼續追查扣案鉛彈頭真正來源。第二屆“三一九真調會”召集委員王清峰指出,上述調查結果再加上臺南地檢署公文顯示項目小組以不提報唐守義為流氓作條件換取口供,陳義雄死亡原因至今不明,人命關天,臺當局不當一回事,反而違法濫權。

  王清峰表示,第二屆“真調會”成立運作,臺當局“行政院”並未積極配合協助調查,非常無奈,但即使是臺當局現已公佈的資料,“真調會”都無法支援“三一九槍擊案”已破案結案的論點。 (雲鵬)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