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房價偏高 人口轉型 島內小宅産品受青睞

2006年11月01日 13:48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1月1日消息 據臺媒報道,自2003年以來,臺北地區房價一路上漲,一般民眾的購房壓力也逐年攀升,加上“不婚族”、“丁克族(雙薪無子女的家庭)”的出現,以及老人人口比率增加,過去一向被視為非主流的二居室以下小宅産品,反而鹹魚翻身,一舉躍居為島內市場第二主流産品。

  臺灣永慶不動産董事長廖本勝指出,在人口結構轉變,晚婚、不婚、丁克及少子族比例明顯較過去增加,再加上臺北市高房價水準導致的購房壓力,低總價的小宅産品就此應運而生,從今年建築商為維持房價,多采以量制價策略,整體市場推案量並不多,但小宅産品比重卻居高不下,且每推必賣的狀況下,顯示小宅市場需求仍相當旺盛。

  根據永慶房産集團成交資料分析顯示,近幾年來,臺北地區2居室以下住宅比重逐年升高,由1999年的10.6%一路攀升至今年的28.3%,成長率達166%,其中又以臺北市最為明顯,8年來也從成交比9%,上升至27.5%,整整成長了3倍。

  根據調查,臺北地區20歲以上、住在兩人以內的小家庭,包含獨居的比例,約佔3成左右,永慶不動産董事長廖本勝指出,這類過去多以學生、單身貴族為主力消費群體的20坪(1坪約等於3.3平方米,下同)以下一居及兩居産品,近年來在換屋理財的觀念日趨普及下,已成為“中年空巢族”的愛用者,養老換屋更成為房地産熱絡時期的特殊現象。

  進入“空巢期”之後,由於家中人口減少,所需的面積一般維持在20至30坪左右,且以大屋換小屋後,勢必將多出一筆收入,以近年來在股市及基金等投資産品皆難以大幅獲利,甚至虧損風險提高的前提下,將這筆多出來的預算投資具有學校、捷運(城市鐵路)等優勢的套房或公寓産品,出租給學生或上班族,已成為中、老年退休後穩定的理財方式。

  廖本勝也指出,20坪以下小宅産品,過去多被視為投資類産品,但未來在人口結構變遷下,自住需求將會相對增加,尤其對新婚族來説,有其必需性,因現代人多注重自我空間,即便是婚後也是如此,但在購屋預算有限的情況下,小宅産品成為重要的“過渡産品”,但若以20坪二居産品來看,多為夾層設計産品為主,因此,建議首次購房新婚族在選購時除了注意總價、區域環境外,應多留意其合法性以及建築品質,以免影響未來居住品質及轉手性。(季水)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