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再顯“敖”式不羈 李敖法源寺內大談無神論(圖)

2005年09月22日 07:56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圖:李敖在法源寺題字(來源:鳳凰網)

        台灣網9月22日消息    一本《北京法源寺》使李敖與法源寺這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結下不解之緣。據港媒報道,昨日,法源寺聖輝方丈站在廟門前親自迎接李敖,並向李敖介紹了法源寺的歷史。報道説,李敖在佛門重地的一番“無神論”讓大家再次領略了其不羈的個性。

  據聖輝方丈介紹,在文革中法源寺主體建築得以保留,但寺中文物受損破多,後政府從故宮、護國寺等地調來一批文物保存於此。李敖一行由南到北先後參觀了天王殿、大雄寶殿、憫忠臺、凈業堂、大悲壇、藏經館等。李敖興致甚高,不時在某一殿堂內長時間參觀、交談。這也影響了原本的行程安排,以至原定對佛學院學員的演講被取消,改為簡短講話。

        參觀中,李敖兩次提筆,給法源寺題字“法海真源盡在於斯”。在藏經閣題字“物我兩忘,人書俱老”。當“敖迷”稱“李敖先生,有人認為你應當寫一部《戊戌政變史》,而不是《北京法源寺》”時,李敖回應説,這是表達方式的不同,一個是歷史的,一個是文學的。

        臨走前,聖輝方丈請李敖到佛學院禮堂講話,來自全國的百餘名僧人正在這裡研修佛法。聖輝方丈向僧人們介紹説,李敖先生雖然從來沒到過法源寺,卻用文學家的神來之筆寫出了法源寺,所以李敖先生的前世可能是個和尚。

        不過,李敖發表的“無神論”卻再次讓大家見識了他的不羈性格。他説:“在信仰上,總有一個聲音在我腦子裏打轉。在釋伽牟尼時代,佛教裏是沒有神的,但是發展到後來,佛教變得有神而且是多神。我要説,釋伽牟尼不是神﹗”接著他説,“我掃了大家的興,可是不掃這個興,也就不叫我了。”(火山)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system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